陈学欣自幼迷恋京剧艺术,童年时期便在舞台上展现过现代戏的魅力。起初,他是一名天津市合成化学厂的工人。在1978年,他开始学习传统戏曲,并精通了花脸和老生角色。1982年,他有幸师从天津票界知名琴师杨勉先生,深入学习程派胡琴艺术。此后,他对程派表演产生了浓厚兴趣,从而决定放弃工作者身份,全身心投入到唱和表演中。
随后,陈学欣拜访了一系列著名导师,如陶汉祥、李金鼎、郭盛亭、张至云、张婉秋、杨沔、张东霞、袁文君等人,他们不仅为他的艺情开拓视野,也让他受益匪浅。他的努力得到了认可,在1989年他获得了天津铁牛杯京剧大赛折子戏二等奖;1990年,被授予天津市十佳票友称号;同年的首届“和平杯”中国京剧十大名票也青睐于他。
此外,刘秀荣和舒适的推荐使他走上了与王吟秋先生学习程派艺术的道路。在王吟秋先生的悉心指导下,陈学欣逐渐掌握了程派神韵。他现在能够精彩地诠释一系列经典剧目,如《武家坡》、《大登殿》、《六月雪》、《荒山泪》、《贺后骂殿》、《平贵别窑》、《锁麟囊》、《春闺梦》、《红鬃烈马》、《四郎探母》等。
多次亮相中央电视台节目的录制中,其艺术水平赢得海内外观众的一致好评。特别是在2006年的“春满菊坛”中国京剧乾旦表演艺术家专场演出中,以唯一的程派男旦身份参与其中,为其在京剧界树立了新的里程碑。此外,由于梅葆玖先生对其作品的高度评价,一座以其名字命名的小型实验室——陈学欣程派艺术工作室,也因此而成立。这一切都证明了他的卓越才能,并引起了包括程砚秋公子的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