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学欣自幼迷恋京剧艺术,童年时期便在舞台上展现过其独特的现代戏演绎。出身于天津市合成化学厂,他的职业生涯起伏不定,但对传统戏曲的热爱从未改变。1978年,他开始深入学习京剧,师从多位高手,如花脸和老生的名师,并逐渐掌握了程派胡琴技艺。在杨勉先生的指导下,他进一步了解并欣赏了程派表演艺术,最终决定放弃工作者身份,全心投入到京剧表演中。
陈学欣接受了陶汉祥、李金鼎、郭盛亭、张至云、张婉秋等著名京剧家为师,不仅提升了自己的专业水平,还在他们那里学会了更多关于京剧表演的细节。在1989年的天津铁牛杯大赛中,他荣获折子戏二等奖,这标志着他作为一名新人已经走出了行业之巷。此后,陈学欣接连获得多个荣誉称号,如天津市第四届“文艺新人月”新人奖,以及1990年的十佳票友称号。他还被评为首届“和平杯”中国京剧十大名票,这些荣誉都证明了他的才华和努力。
1991年,是一个重要的一年,对于陈学欣而言,它是他步入程砚秋门下的关键时刻。刘秀荣和舒适两位导师力荐他到王吟秋先生那边学习,得到了王先生真传,从此他的艺术境界得到了极大的提升。现在,陈学欣能够精通众多经典角色,如《武家坡》、《大登殿》、《六月雪》、《荒山泪》等,以及《贺后骂殿》、《平贵别窑》、《锁麟囊》、《春闺梦》、《红鬃烈马》的精彩表现,让观众们赞不绝口。
除了在中央电视台参加各种节目录制外,陈学ixin还参与了一系列国际交流活动,其影响力远超国界。在2006年的“春满菊坛”专场演出中,以其独特的程派风格赢得了全场观众与评论家的高度评价,并由梅葆玖先生亲笔题字,为他设立了一座以自己名字命名的小型文化馆。这份殊荣更是在国内外程派爱好者中引起了一阵热议。而当 程永江先生——程砚秋公子的儿子观看他的表演后,即兴地赞扬道:“这位青年人的艺术水准令人惊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