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邦(1925年1月23日-2018年5月4日),号云鹤,重庆市忠县人,是一位深受中国文化影响的杰出哲学家。他从小在贫农家庭中长大,在山野间放牛、割草,下田种植;闲暇时光则沉浸于私塾的学习之中,研读四书五经。作为中国著名哲学家的代表人物,他对中国哲学史有着深刻的研究和贡献,并且是武汉大学中国哲学学科的奠基人之一。
唐明邦先生早年的教育道路充满了挑战与机遇。在1941年,他进入忠县精忠中学开始他的初中生活,然后在1944年转入中央大学附中的高中部继续学习。毕业后,他先后在四川青木关中学、培风中学和正中中学担任教师工作。在这段时间里,他积极参与社会活动,并在1949年加入了重庆地下党外围组织——新青社。
随后的1950年代,唐明邦先生逐渐走上了更高层次的职业道路。他先是在《西南工人日报》担任记者和编辑,再调至全国总工会西南办事处担任秘书工作。在1954年的夏天,他以调干生身份进入北京大学哲学系深造,这段时间他受到了一批知名教授如冯友兰、张岱年、任继愈等人的教导,对他的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1958年,唐明邦先生回到武汉大学主讲中国哲学史及其他相关课程,为研究生和来自日本、韩国等地的高级进修生授课。此外,他还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如中国哲学史教研室副主任、武汉大学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以及多个学会理事或顾问等角色。同时,他也是一名热心公民,对于提高教育水平和推广周易文化有着不凡贡献。
除了教学与管理工作以外,唐明邦先生还是一个活跃的社会科学家。他曾多次应邀赴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讲座,并在香港浸会学院、中文佛教法住学会发表演讲。此外,在国内及国际会议上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包括《周易与21世纪》、《老子与道教》、《宗教净化心灵之永恒魅力》等文章。
对于他的成就,全世界都给予了高度评价。他的传略被收录于《世界名人录》(美国版)、《东方之子》(海外版)以及其他辞书内。这位伟大的思想家,以其卓越的心智力量,不仅为自己的国家增添了一份荣耀,也为全球文化遗产做出了不可磨灭的一笔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