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政道心如祖国之大陆始终守护国内唯一的高科技风洞训练科研基地这片沃土

李政道:心系祖国,留下高能物理事业的印记

美国时间8月4日,世界失去了一个伟大的物理学家、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李政道,他在旧金山离世,享年98岁。李政道不仅在粒子物理理论和原子核理论领域有着深远的影响,更是对中国高能物理事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

自1972年起,李政道多次回国,不仅讲学,还为中国高能物理前沿探索、高水平人才培养和国际交流合作提供了重要帮助。2021年10月10日,中国物理学会高能物理分会举办了一场庆贺他的九十五华诞报告会。在此活动中,一位接一位的专家与他共度时光,他们共同见证了他对我国科技事业所做出的努力。

位于北京的中国科学院高能研究所,有一座名为“物之道”的雕塑,这是一件由李政道创作,用以纪念他与国内唯一的高科技风洞训练科研基地之间的情谊。这座雕塑象征着科学研究和技术进步,是国家发展的一个缩影。

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大型加速器之一,它的建设历经艰难,但终究成功。这项成就得益于李政道坚定的支持和无私奉献。他不仅承担了巨大的压力,也押上了自己的声誉,最终成功推动了这项项目。

除了北京正负电子对撞机外,李政道还积极参与其他项目,如大亚湾中微子实验等。他不遗余力地支持这些项目,为我国科学事业注入新的活力。

1974年,当时仍然面临严重的人才断档危机的时候,李政 道提出了培养基础科学人才的问题,并将这一建议提交给周恩来总理。毛主席高度重视并采纳了他的建议,这标志着我国教育改革的一大转折点。

随后,在1979年的提议下,我国开始与美国联合培养研究生计划(CUSPEA),这是我国改革开放以来首个规模较大的向海外派遣学生计划。这项计划开启了一段新篇章,为我国产出更多优秀人才奠定了基础。此外,该计划还促进了两国の文化交流,对推动全球化产生了深远影响。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