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田教育科研网揭秘中国天眼背后的科学天团之谜

在北京东城的一家网红咖啡馆里,一群人围着笔记本电脑,讨论着快速射电暴的高时间分辨率探测。他们是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团队,这个团队被誉为“世界上望得最远的‘科学天团’”。他们背后的故事,是关于追赶与超越、好奇心与专注力的。

2020年1月11日,FAST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作为“大国重器”,中国天眼(FAST)是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让中国在无线电波段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可以捕获宇宙中微弱的声音,让我们了解更遥远星系和恒星。

李菂团队的科研工作,在引力理论、星系演化、恒星乃至物质和生命起源等方面,都具备突破性的科研潜力。他们曾经提出了中性氢窄线自吸收方法,多个国际同行团队尝试都未成功,但FAST却首次测到高置信度的中性氢窄线自吸收塞曼效应,为解决恒星形成三大经典问题之一提供了重要证据。

尽管从事前沿探索的人们面临压力、挫折和迷茫,但好奇心驱动着他们不断打破过去认知局限。在周末,李菂会邀请团队成员到咖啡馆进行“头脑风暴”,鼓励大家提出各种想法,并通过编程对观测到的数据进行细致梳理。

为了便于大众理解,他们将快速射电暴机制转化成音乐,还以《千里江山图》的风格绘制成图,其中山脉河流形态来自真实数据。这不仅使科研生动有趣,也深入浅出地传播科学精神。

经过3年的运行,FAST催生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涉及快速射电暴领域,最活跃的是FRB20190520B,它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这个发现再次证明了FAST在人类知识边界上的重要贡献,使得这项研究更加有趣且具有前瞻性。

对于这一切,“点燃更多人探索宇宙奥秘的好奇心”成了每位参与者的心愿。而对于李菂来说,这样的工作不仅超出了他对人生最美好的想象,更是在科学旷野中为后人留下路标。他说:“我们从事的是一种跨越时空边界的事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