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瑞希的武术之旅:追寻心意拳与形意拳的传承
张瑞希,男,回族,1950年出生于山西河津西关村。作为一名武术一级裁判员和六段位高手,他深受自然之美和武术精髓的吸引。在他的一生中,他始终坚持不懈地追求武术事业,从小随父习武,一直到成为了一名资深的武术家。
他的师从是著名的张希贵先生,是中国武林百杰、九段位高手、体育开拓者,也是中华浑元门创始人之一。张瑞希在师傅身边接受了系统化的 武学训练,并成为了中华浑元门传承人之一。
除了学习内功心法于原云龙先生外,1961年他开始正式拜入周银鱼老师门下,在周老家的磨房中苦练少林红拳,这也是他个人修为提升的一个重要阶段。
1981年,与冯天德共同在河津树起了第一支武术培训班,这标志着河津地区在这方面迎来了新的发展。他不仅在本地开办了多个培训班,还担任过厂长和队长,为培养更多优秀的人才贡献自己的力量。
2014年,他创立了河津市“中华浑元武术門和易拳学社”,并担任会长一职。此外,他还曾参与成立“麟岛习武联谊会”、“西山武校”、“少林武校”等机构,以及推动成立“形意拳协会”。
除了书面上的成就,张瑞希还以《形意拳搏击的理与法》这一著作闻名,该书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此外,他还发表了二十多篇论文,并编写了一系列关于中华浑元门及其他流派的话题文章。
晚年的他更加专注于研究和总结中华文化中的思想,同时也创编出了自己的独特理论——八字训,并基于此建立了一套称为“和易拳”的健身运动体系。这套运动融合了内功与外功,以适应现代生活需求而设计,其独特性被誉为当代新秀中的代表作品之一。
至今,张瑞希已经有十四位徒弟,其中包括本科学历、专业学士以及爱好者,他们都致力于传承和发展他的教学方法。他的家族也同样热衷于练习这些古老而又实用的技艺,让其家族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三代人同时修炼 武术世家。
尽管如此,每一次比赛或展览都显示出他的卓越表现,如74年的运城地区全动会获得男子全能冠军,以及95年的国际形意拳比赛获得三等奖。除此之外,他还是一名前往国内各级赛事并担任裁判员或评委的人物,对后来的几代人影响深远。
最终,在2012年,由山西省体育总局授予他“中国国宝级人物—体坛英豪—华夏先锋—文化使者”的荣誉称号,以表彰其对中国体育事业尤其是对传统 武術 的巨大贡献。这份荣誉正如同对他毕生的默默奉献的一种肯定,是对他的无私奉献精神的一次伟大的认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