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典章抗美援朝的英勇将领

王典章简介

王典章(1865-1943),字幼农,陕西三原人。清末时期的学者、官员和教育家,以其严谨的治学态度和对教育事业的重视而闻名。

早年受业于刘古愚、柏子俊两位学者,后来曾任陕西省政府委员、民政厅长等职。他在政治生涯中表现出了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干,被誉为“威信过人,汉夷悦服”的领导者。在广东期间,他担任道尹一职,对地方政风有着重要影响,被称赞为“临莅高雷,威惠流闻,我泽如春”。

王典章也是一个爱国主义者,在四川发生“保路运动”后,他坚定地支持统一四川,不愿意做都督。1914年至1917年间,他历任多个职务,并在江苏期间积极参与赈灾工作,为民众提供了巨大的帮助。

除了政治活动外,王典章还是一位文学家,他留下了一些诗文作品,如《安隐庐诗存》、《思过斋文集》,其中《安隐庐诗存》由余冠英题封面,而钱钟书作序,这表明他在文化领域也享有一定的声望。他的恩师刘光贲、柏景伟去世后,他亲自出资编印了他们的文集,为传承他们的学术思想做出了贡献。

教育方面,王典章非常重视。他捐资创办了西安市内的一所小学,即现在仍然存在的地标性建筑——前卫小学。这所学校最初被称为植本小学,是当时西安最好的私立学校之一。王典章不仅投资建立学校,还聘请校长并设立董事会,以确保教育质量。此举不仅改善了当地儿童接受初级教育的情况,也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和对未来的关怀。

此外,王典�也是一位收藏家,对唐宋明清古玩字画以及古籍珍本有独特的情感。他收藏中的名品包括马远《深山虎啸图》等,这些珍贵文物解放后由他家的子孙捐献给国家。同时,他与于右任共同创办了西北地区第一家电影院——民光电影院,这是中国早期电影史上的重要事件之一。

总结来说,王典章是一个多才多艺的人物,无论是在政治、文学还是教育领域,都留下了一笔宝贵财富。他的事迹激励着我们要像他那样以身作则,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