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雪梅吊孝全场晋剧艺术一张靓丽名片全国劳模晋剧表演艺术家谢涛的故事

晋剧艺术的魅力展示——全国劳模、晋剧表演艺术家谢涛的故事

10月30日,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新编历史晋剧《于成龙》在北京长安大剧院热映,赢得了首都观众的一致好评。该戏以清代山西永宁州人于成龙为主题,为弘扬山西廉政文化而创作。

为了演绎《于成龙》,谢涛不仅剃去了自己的长发,还付出了巨大的努力。她在排练中重复上百次“于成龙阻剿挡马”的动作,以确保每一次演出都能精准呈现。

9月29日,《于成龙》在太原首演时,镜头下的谢涛采用了前额到鬓角剃光的短发和皱纹加花白眉毛胡须的妆容,她成功塑造成了“一代廉吏”于成龙。她的深厚唱腔和自然流畅的表演再现了当年风采,让观众对其形象留下深刻印象。

首场两连开,每场爆满,每次谢幕后台下仍有观众不愿离去,都想再见一面“无雌音”的女老生。在很多人的惊叹声中,有些人甚至忘记了她是女性,这正体现了一部作品塑造角色创新难度与个性活力的高水平。

对于自己变身为男主角这一事实,谢涛表示:“这是我一次大挑战,我用心去塑造这个角色。我虽然没有觉得多么纠结,但我的母亲和儿子才是最难受的人。我只要能让观众喜欢,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

从艺37年以来,谢涛荣获多项奖项,如二度梅花奖、二度白玉兰奖、文华表演奖以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并获得全国劳模称号。这一切都是对她多年坚持不懈工作的肯定。她说:“坚持下去的是对晋剧热爱。”

自小跟随母亲学唱山西梆子,从11岁进入太原戏剧学校到16岁毕业,再到29岁拿下第一个梅花奖——中国戏界优秀中青年演员最高荣誉,她不断迎接挑战并取得成功,如《丁果仙》、《范进中举》、《傅山进京》及《于成龙》等经典作品。

尽管名声远播,她始终未忘农民根源,不断进行农村巡回展览,一年内有200余场。在1995年的春节初一起至黄工程工地连续五场,以及元宵节上万家寨引黄工程工地现场,她穿着单薄戏装,在严寒之中认真表演,不敢松懈。此情此景触动过许多农民,他们感动万分,而这也是让她坚持下去的地方。

走出国门传承晋剧文化,是她的另一重要使命。2007年11月与2008年4月,她带队先后前往法国巴黎和俄罗斯圣彼得堡,与世界各地观众分享这份古老而丰富的情感,并获得最佳女主角荣誉,这意味着晋剧终于走向世界舞台,被国际公认为一种独特且具有价值的大师级艺术形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