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庐剧的世界中成长,二胡的旋律伴随着他的童年。1958年,他凭借非凡的技艺进入了安徽省艺术学院,三年后,他掌握了庐剧音乐创作,并坚定地致力于为这门艺术种下根基。当时,他与同龄人相比,更深入地沉浸在庐剧文化之中。然而,在毕业前夕,当他准备展现自己的才华时,不料学校决定撤销庐剧专业,这让他的梦想受到了严重打击。但是,校方解释说,他们要为庐剧留下一位种子,让其生根发芽,即便这份希望被时间所拖延。
尽管如此,徐代泉没有放弃。他转而投身黄梅戏,与学生们一起学习唱腔课程,用记谱来弥补对此剧种的了解不足。他以惊人的速度学会了黄梅戏音乐,使得学校的大部分教学曲目都由他负责编写。这段经历充满挑战和艰辛,但也孕育出了无数优秀作品。
徐代泉的一生分为三大部分:教学、创作和研究。在教学方面,他不仅是本校教授,也曾担任中国戏曲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在创作上,他不仅为黄梅戏电视剧和舞台劇谱曲,还为60多部教材撰写配乐,将包括黄梅戏、庐剧、京剧等多个传统艺术形式融入其中;至于研究工作,他参与编纂《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并因其贡献获得“编纂成果二等奖”。
作为一个65岁高龄的人,徐代泉仍然活跃于教育领域,为中国戏曲学院及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担任客座教授。在他的生命旅途中,无论是在创作还是在教育上,都始终坚持追求卓越,为文化遗产的保护与发展贡献着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