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代泉,黄梅戏音乐工作者,以其在庐剧领域的扎实功底和深厚感情,被视为黄梅戏艺术的重要推动者。他的故事就像一首长篇歌曲,交织着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与无奈中的坚持。
从小,他是在庐剧的旋律中成长起来的人。1958年,他凭借出色的二胡技艺考入了安徽省艺校,学习庐剧音乐三年,并尝试作曲。他自称,对庐剧的熟悉程度远超黄梅戏,但命运却让他在毕业时被留校任教,而不是被分配到庐剧团。
学校领导解释说,这是为了“留下一个种子”,但这份种子未能得到发芽之机。在接下来的三十多年里,徐代泉一直等待着机会,却只能转向学习黄梅戏。这段经历如同一场艰难而漫长的旅程,每一步都充满挑战。
然而,这位音乐家并没有放弃。他决定采用一种笨办法,与黄梅戏表演班一起上唱腔课,将庐剧音乐与黄梅戏融合。经过努力,他不仅学会了 黄梅戏,还创作出了许多优秀作品,为电视剧和舞台剧增添了一抹浓郁的情调。
徐代泉的一生可以看作是对三个事业的追求:教学、创作和研究。他不仅在中国戲曲音樂學院担任客座教授,还参与编纂了《中国戲曲音樂集成·安徽卷》,获得“编纂成果二等奖”。至今,他仍然活跃于教育和艺术领域,无论是在教学还是在创作方面,都以其卓越才华赢得了同行和观众的一致认可。
他的每一次创作,如同一支支火炬,在黑暗中照亮前行者的道路。而他的名字,如同一朵朵花儿,在记忆中绽放,让后人铭记他那不懈追求美好事物的心灵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