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洞国军事新闻最新物品场景解析

郑洞国简介:几乎参加了抗战正面战场所有重大战役。今天,我将讲述一位历史人物——郑洞国,历史上被评为几乎参加了抗日战争的所有重大战役。郑洞国(1903—1991),字桂庭,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

中文名:郑洞国,外文名:Zheng Dongguo,别名:郑桂庭。他是汉族人出生于湖南省石门县的一个农民家庭。父亲郑定琼以种田为业,兼做裁缝;母亲陈英教,生育子女五人,其中他排行最末。

早年经历:

7岁起在父亲启蒙下读《论语》等书,并后进乡间私塾熟读《四书》、《五经》。1919年,他升入石门中学读书,这时他的家境已大不如前,但他勤奋努力,学业大进。这年春末,他与同学们一起走上街头进行爱国宣传,并参与清查、日货的斗争。他痛感国家日非,从此立下从军之志。

考入黄埔:

1924年,他顶用别人的名字通过考试成为黄埔军校第一期的学生并加入。在那里,他参加平定广州商团叛乱的战斗,并担任警卫。此后,他随校军东征,在攻打永定的战斗中表现突出,再次率部主攻,将孙传芳的福建督办周荫人打得落荒而逃。

北伐与南京保卫战:

1926年7月,他随部编入东路军参加北伐,在攻打永定的战斗中再次表现出色。此后东路军主力掉头疾进,在梅州地区又围歼了周荫人的另一部主力。在杭州稍事休整后,再经泅安、广德、溧阳、句容直逼南京,最终在南京胜利会师北伐军第六军程潜部。

1930年的中原大战和蒋桂战争:

随中央军先后参加了蒋桂战争、蒋唐战争以及讨伐石友三和1930年的中原大战。在这期间,他多次调动到不同的位置担任不同职务,如第2师第5旅第10团团长,以及独立旅旅长等。

古北口抗战及塘沽协定签订后的失望:

1933年初,当日本帝国主义继“九一八事变”侵占我东北三省后,又夺取热河,一举进攻长城各口。在这种背景下,郑洞国率领第17軍第二师第四旅坚守古北口阵地,与敌人展开激烈交锋,最终因伤亡惨重而撤退。但即使如此,对于这一失败事件,也没有阻止他继续对抗日本侵略者的决心。

晚年的生活与去世:

1945年回国之后,不久就调任第三方面arm副司令,此后的时间里一直致力于祖国建设与统一事业至1991年1月27日病逝于北京享壽88歲後,被兩岸共同追悼。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