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学生资助管理中心网站-贾谊

贾谊:汉朝政治家与文学家

贾谊(前200~前168年),洛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人,西汉初年的著名政论家、文学家。18岁即有才名,被文帝召为博士,20余岁被破格提拔为太中大夫。然而,他因遭群臣忌恨,在23岁时被贬为长沙王的太傅,最终在33岁时因忧伤而去世。

贾谊的生平充满了辉煌和挫折。他早年刻苦学习,博览群书,与荀况学《春秋左传》,后来还作过《左传》的注释,但遗憾地失传。他对道家的学说也有研究,对战国末期诗人的作品尤其感兴趣,如屈原等人的作品深受他青睐。在吴公推荐下,他很快就因为能诵《诗经》、《尚书》和撰著文章而闻名于河南郡。

汉高后五年,吴公将他召到自己的门下宠爱,并推荐给汉文帝。在短时间内,由于他的才华横溢和卓越的见识,他被破格提拔,为博士。此后,他在中央政府担任重要职务,如太中大夫,并参与修改政策、法令以及遣送列侯到封地的问题。

然而,这段光辉时期也伴随着权贵们的嫉妒与攻击。功臣显贵如绛侯周勃、颍阴侯灌婴等人对他的提拔表示反对,他们认为他年轻且资历不足,不应拥有如此大的权力。当邓通——文帝的心腹宠臣发起进攻之际,加上外界压力,大多数情况下是由这些老臣们所主导的事实,使得贾谊无法再次获得机会,而是最终被降职并赋予长沙王府的一些行政职责。

尽管如此,贾谊仍然留下了一系列杰出的著作,其中包括散文如《过秦论》、《论积贮疏》、《陈政事疏》,以及辞赋如《吊屈原赋》、《鵩鸟赋》,这些作品至今仍备受推崇。虽然个人命运坎坷,但他的思想和文学成就却为中国历史上的一个时代增添了光彩。

最后,在长沙国度过了几年的生活之后,悲愤交加的贾谊终于在33岁的时候离开了这个世界。这一生,无疑是一个鲜明的人物形象,一位既有才华又遭遇挫折的人物,其故事一直激励着后来的读者们。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