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景侯:从晋国大夫到诸侯之王的转变
韩景侯,名虔,是姬姓韩氏的一员,他是晋国大夫韩武子的儿子。在他的父亲去世后,即公元前409年,虔继承了父亲的职位。接着,在他成为领袖后的首年,即公元前408年,他发动了对郑国的战争,并成功占领了雍丘——今河南杞县。
然而,在第二年的战役中,郑军在负黍(今河南登封西南)击败了韩军。这一挫折并未阻止他追求更高地位和权力的愿望。五年之后,在周威烈王的册封下,虔正式建立起自己的国家——韩国,同时赵籍和魏斯也获得了相似的待遇,以赵烈侯和魏文侯的身份分别建立起赵国和魏国。
在接下来的几年里,作为三家盟友之一, 韩景侯与魏、赵联手进攻楚国,但最终只达到了桑丘(一说乘丘),并未取得决定性的胜利。不久,这段时期内,又出现了一次紧张局势,当时郑军包围了新兴起来的阳翟——现在的禹县,那里的城防尚不稳固。在这同一年内,韩景侯就去世了,其子取继承其位,被尊称为韓烈侯或韓武候。
值得注意的是,由于当时周威烈王所作出的诸多安排,其中包括将三个家族—韩、赵、魏—赋予独立的地位,使得这个时代成为了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分水岭。此外,这个时期也是改革与试错的大好机会,对后来的政治实践产生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