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京剧白毛女的传奇故事中,袁克文以昆曲度曲家之名,演绎出了一段传奇韵味。他的生平充满了戏剧与文化的气息,他是袁世凯次子,以其对戏曲的热爱而闻名。他在汉城出生前,父亲梦见韩王送来一隻花斑豹,用锁链拴著,跳跃踉蹌,但最终扭断锁链直奔内室生下他,因此被赐名“豹岑”,并有别署为“寒云”。
袁克文最喜爱的是昆曲《千忠戮·惨睹》一曲,在唱到“倾怀玉芙蓉”时,他慷慨激昂,为自己创作的寒云之曲自豪。当年,他曾经从赵子敬学昆曲,并能登场演出,但由于身份原因,不便正式上台。后来,他介绍了一个京戏演员谭鑫培来演出了三场昆曲,当时已是深夜,但观众们仍旧耐心等待,因为他们并不懂得欣赏这高雅的艺术。
1915年,是袁世凯称帝的时候,也是 袁克文对戏曲最迷恋的时候。那一年,他连续三天在父亲寿辰上表演昆曲,每场都吸引了许多知音,他们虽然疲倦,却也不忍心睡着,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为了一个真正懂得欣赏艺术的人。在那个时代,只有极少数人能够理解和欣赏这种高雅审美。
项城逝世后,袁克文与红豆馆主溥侗共同表演昆曲,其中包括《惨睹》和《审头刺汤》两部剧目。他饰演建文帝,对歌词中的苍凉之感有特别的情感投入。在表演中,他不仅展现了自己的才华,还通过角色传达出了内心的隐衷。
洪宪之后,袁克文饰演建文帝,其歌唱注入了无比的心灵苍凉。而当他饰演汤勤这个忘恩负义、恩将仇报的小人角色时,又寄托了不同的含义——即使是在悲壮或荒诞的情况下,也要保持风度翩翩。这两个剧目成为了他代表作品,也成为当时一些圈子里的热门话题。
徐凌霄评价说:“研音律善昆腔之曲家”,“能行能做之名影星”。他的度咏纯雅、老道风范,让人难以置信。1918年,他创立过票房“温白社”,与清皇室贵族溥侗同社,这里既是一个排练地点也是知识交流的地方。他不仅是一位票友,更是一位研究者,对于南北方古法字音变化有独到的见解,对于守成法与乱改也有明确态度。作为票友,一切身份都被遗忘,“温白社”中的票友们都是来自高贵背景的人物,他们一起教导伶人们,有资格到社中教戏和配戲的人也都是非凡人物:九阵风、钱宝森、许德义等,都曾同台共舞,与他们合作的是那些才能进入社会大门的人类情感丰富且才华横溢,如金石书法集联填词冶游粉墨登场皆宜其所长,而享受生活则到了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