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明邦(1925年1月23日-2018年5月4日),号云鹤,重庆市忠县人,是中国现代50位杰出科学家的代表之一。他的成长环境极其贫困,他从小就要上山放牛、割草、下田栽秧、割谷;农闲时才有机会读四书五经。他后来成为了一名著名的哲学家,并对中国哲学史做出了重大贡献。
唐明邦先生在1941年进入了忠县精忠中学学习,后于1944年升入中央大学附中高中部。在他高中的最后一年,即1946年,他开始担任四川青木关中学和培风中学的教职。他还曾在正中中学工作。
在政治生活方面,唐明邦先生于1949年秋加入了重庆地下党外围组织——新青社。在1950年代初期,他先后担任《西南工人日报》的记者和编辑,以及全国总工会西南办事处的秘书。在1954年的调干生计划中,他被派往北京大学哲学系深造。
爱好中国哲学的他,在北京大学期间受到冯友兰等知名教授的指导。毕业后,唐明邦先生回到武汉大学,就读于该校哲学系,并且很快成为了该校中国哲学研究领域的一个重要力量。他主讲多门课程,如《中国古代思想史》、《易学源流》等,同时也为国外学生授课。
除了教学之外,唐明邦先生还是一位活跃的社会活动家。他曾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如武汉大学教研室副主任、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也是多个学会理事或顾问。他的科研成果获得了湖北省、武汉市及武大高校的大量奖项。此外,他还受邀到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进行讲座,并在国内外参加了众多国际会议。
1989年,当他筹建并担任首任会长时,又创立了中国周易研究会。这不仅巩固了他作为易学权威的地位,还推动了一批新的研究者参与到了这个领域中去。而这些人的第三代弟子们,则继续深化这一传统,使得珞珈周易学派闻名遐迩。
截至目前为止,唐明邦教授已经发表论文200余篇,其中包含约200万字。此类文章涵盖诸如《周易与21世纪》、《老子与道教》等主题,其专著亦包括《当代易学与时代精神》、《李时珍评传》等,这些都体现出了他的广泛影响力和卓越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