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是北宋时期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诗人、政治家。他的墨迹法帖在历代文人中享有极高的地位,被誉为“书圣”之一。
出生于今广东省惠州的清泉镇(现属河源市),公元1037年农历四月初六出生。逝世于绍兴二十一年,即公元1101年农历五月十四日,在南京城郊因病而去世。据说,他临终前曾对左右侍女说:“我死后,我骨灰投入江里,让鱼吃了。”因此,苏轼的遗体被安葬在杭州西湖之畔,并将骨灰撒入钱塘江。
作为一位多才多艺的人物,苏轼在不同的领域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他不仅是北宋四大书法家之一,也是唐宋八大家中的重要人物。在文学上,他以其丰富的情感和深邃的思想著称,其诗歌作品如《水调歌头》、《念奴娇·赤壁怀古》等至今仍被人们传颂。而他在政坛上的表现也同样显赫,以敢于直言批评权贵著称,但最终因为政治斗争遭受牺牲,被贬至浙东任职期间创作了大量散文和诗词,其中包括许多与当地风土人情相关的佳作。
他的墨迹尤其受到推崇,以笔势流畅自然、结构严谨合理而闻名。他擅长用笔勾勒出神韵悠扬,与其他几位“四大家”——欧阳修、王安石和黄庭坚——并称“四豪杰”。他的法帖如《铁观音》,以简练精炼著称,是中国书道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对后世影响深远。
综上所述,苏轼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政治家的同时也是中国文化史上的巨匠,他留给我们的是无尽宝贵的精神财富,无论是在艺术创作还是对社会事务上的见解,都值得我们永远学习和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