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湘军勇向前丨扎根株洲航空报国手写195封情书的工科博士在小学教科研工作总结中展现自然之美

。山东的独生子为何来到湖南株洲?202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李加强常被问起这个问题。尤其是,来株洲前,李加强还拿到了北京、成都等地的航天航空领域的头部企业offer,其妻子也已在海南工作两年。

李加强心中有个梦,航空报国。“最初是航天报国,选择了工程力学专业,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认识到航空发动机的重要性,因此在清华大学博士毕业时选择了航空报国之路。”李加强说,“在山东沂蒙老区长大的我,有极强的家国情怀,要‘立大志’。”

位于株洲的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航发动研所)是我国唯一集型号研制及预先研究于一体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及直升机传动系统研究发展基地,与他的博士研究方向高度一致。

“选择株洲,我有着‘来了就能干、干了就能行’信心。”李加强说,“我认定株洲是一个可以实现自我人生的大舞台,有值得托付一生的事业。”

在中国航发动研所,他遇到了他工作上的领路人——师傅钱总。“复杂问题简单化,从问题中寻找问题”,就是钱总传授给他的“真经”。在钱总帮助下,他完成了由学生转化为科研工作者角色转变,并形成注重工程需求的工作理念。

入职第一年,他协助主持某国家级项目并负责多个国家级/集团级项目某研究方向技术把关。他目前正在从事发动机结构和增材制造创新设计相关研究项目。增材制造,又叫做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以金属粉末材料等材料逐层打印零部件技术。

他举例电影《十二生肖》中的镜头:成龙戴着具有三维扫描功能的手套摸取数据输入电脑直接复制出兽首:“这里将电脑里的模型制造出的设备就是一种增材制造设备,用的是增材制造技术。”

然而,加上残余应力的挑战,对飞行环境恶劣、载荷极端零部件提出了难题,这也是他们要突破关键难点!通过试验和有限元仿真对影响结构强度进行溯源,为某增材制造飞行器零件减重10%轻量化设计与验证提供关键支撑。

“在株洲,我迅速找到了和公司共振频率。”科学家精神影响了他的择业观,也激励他专业探索欲。但让他坚定于此,还有妻子的支持。在离开之后,每隔段时间寄信给她共计195封,一份份感情深沉的情书,如同对未来的承诺和爱意不断流淌。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