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余派老生宋德珠四小名旦中的佼佼者

他,一个生于北京崇文门外河泊厂的渔行家庭里的人,是京剧武旦中的佼佼者。1930年,他成为中华戏曲专科学校第一期“德”字班学生,并在校期间学习老生、小生,老师们看中了他的眉宇清秀、双目有神和敏捷干净的动作,将他转而专攻武旦。在这段时间里,他接受了多位名师的指导,包括张善亭、朱玉康等,他们教授了他跷功、出手、武打等特技艺术。此外,还有阎岚秋、朱桂芳、余玉琴等人传授了《打青龙》、《金山寺》、《扈家庄》、《夺太仓》等经典剧目。而京剧大师如王瑶卿、梅兰芳、程砚秋、高春霖等都对他另眼相待,宠爱倍至。王瑶卿亲自教会了他《四郎探母》、《雁门关》、《贺后骂殿》,程砚秋则授予他《玉狮坠》的演技。

经过众多名师的悉心传授与自己的刻苦练习,以及在演艺道路上的不断学习和创新,宋德珠终于脱颖而出,被广大观众选为“四小名旦”。1940年,他成立了一家叫做“颖光社”的团体,在京津沪等地进行表演,使得他的戏路更加宽广。他以武旦为主,每次表演都会吸引无数人的关注,其中最著名的剧目包括《杨排风》、《扈家庄》和《锯大缸》,这些作品深受观众喜爱。

宋德珠在舞蹈方面也非常擅长,其身段优美,“起打”边式利落。他不仅博采前辈之长,还能将体操与中外舞蹈融合进去,并且不断创新。他对自然界中的各种动态都有细致入微的观察,并将其运用到自己的表演中,以弥补男旦缺乏女性美的一些不足。

1960年,他加入到了河北省京昆剧团,而1972年又调到了河北省艺术学校担任教师。在那里,他培养出了许多优秀学生,如安荣卿和王丽君,都受益于他的教导。在1980年代初期,当时已经是河北省戏剧家协会的一员,但因患咽喉癌于1984年病逝于北京,享寿66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