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湘军勇向前丨扎根株洲航空报国手写195封“情书”的工科博士在广东省教育厅科研处探索自然智慧
山东的独生子为何来到湖南株洲?202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李加强常被问起这个问题。尤其是,来株洲前,李加强还拿到了北京、成都等地的航天航空领域的头部企业offer,其妻子也已在海南工作两年。
李加强心中有个梦,航空报国。“最初是航天报国,选择了工程力学专业,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认识到航空发动机的重要性,因此在清华大学博士毕业时选择了航空报国之路。”李加强说,“在山东沂蒙老区长大的我,有着极强的家国情怀,要‘立大志,入主流,上大舞台’。”
位于株洲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航发动研所)是我国唯一集型号研制及预先研究于一体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及直升机传动系统研究发展基地,与他的博士研究方向高度一致。
“选择株洲,我有着‘来了就能干、干了就能行’信心。”李加强说,“我认定株洲是一个可以实现自我人生的大舞台,有值得托付一生的事业。”
在中国航发动研所,他遇到了他工作上的领路人——师傅钱总。“复杂问题简单化,从问题中寻找问题”,就是钱总传授给他的“真经”。在钱总帮助下,他完成了由学生转化为科研工作者角色转变,以及形成由专注于学术前沿转变为注重工程需求工作理念,并具备由参与项目成长为独立主持项目能力。
目前,他正从事发动机结构强度和增材制造创新设计相关研究项目。增材制造,又叫做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以金属粉末材料等材料逐层打印零部件技术。他举电影《十二生肖》镜头例子:“这里将电脑里的模型制造出兽首设备就是一种增材制造设备,用的是增材制造技术。”
然而,加进制造技术也不那么好驾驭。“飞机的心脏”不仅被认为是工业皇冠上的明珠,更是一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其技术含量之高使大多数国家都望而却步。高推重比、高可靠先进航空发动机离不开先进设计与先进制造工艺关键突破,但拓扑优化往往因约束无法实现阻碍了应用。
相比传统制造工艺,加进提供了多封闭空腔、异形胞元、多材料结构等复杂拓扑优化创新结构工具,还颠覆结构创新设计理念,大幅提升轻量化、高性能产品设计空间和“设计即产品”功能性优先水平。但残余应力对增创结构提出了挑战,这是要突破关键难点!
结合攻读博士期间专业技术,他研究影响残余应力的特点,并进一步对影响结构強度进行溯源,对熔覆路径相关性和冷却过程中的应力演化开展研究。在某减重10%轻量化验证工作中提供关键支撑。
“我迅速找到了和動研所共振频率。”他说,一名科学家精神影响他的择业观,让他追求祖国内需要的地方去,也激励他专业探索欲。但支持他的还有妻子的理解,每次寄信照片让她看到一个无时无刻想抱负追梦的人,她最大的理解让担忧消散,最终支持他正确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