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湘军勇向前丨扎根株洲航空报国手写195封情书的工科博士在自然风光中初中生写信给科研人员共鸣火箭发

。山东的独生子李加强,为何来到湖南株洲?2022年从清华大学毕业后,李加强常被问起这个问题。尤其是,来株洲前,他还拿到了北京、成都等地的航天航空领域的头部企业offer,其妻子也已在海南工作两年。

李加强心中有个梦,航空报国。“最初是航天报国,选择了工程力学专业,后来随着阅历的增加,认识到航空发动机的重要性,因此在清华大学博士毕业时选择了航空报国之路。”李加强说,“在山东沂蒙老区长大的我,有着极强的家国情怀,要‘立大志’。”

位于株洲中国航发湖南动力机械研究所(以下简称中国航发动研所)是我国唯一集型号研制及预先研究于一体的中小型航空发动机及直升机传动系统研究发展基地,与他的博士研究方向高度一致。“选择株洲,我有着‘来了就能干、干了就能行’信心。”他说,“我认定株洲是一个可以实现自我人生的大舞台,有值得托付一生的事业。”

“人生短短几十年,不总要做出点事情。”他说。在中国航发动研所,他遇到了他工作上的领路人——师傅钱总。“复杂问题简单化,从问题中寻找问题”,就是钱总传授他的“真经”。在钱总帮助下,他完成了由学生转化为科研工作者角色转变,以及由专注于学术前沿转变为注重工程需求工作理念。

入职第一年,他开始协助主持某国家级项目,并负责多个国家级/集团级项目某研究方向技术把关。他目前正从事发动机结构和增材制造创新设计相关研究项目。增材制造,又叫做3D打印,是一种以数字模型文件为基础,以金属粉末材料等材料逐层打印零部件技术。

作为飞机的心脏,一旦高推重比、高可靠先进航空发动机研制离不开先进设计技术和先进制造工艺关键技术突破。但拓扑优化往往因制造约束无法实现,这阻碍了创新构型应用。增制造造提供了解决方案,但残余应力对结构提出了挑战,这是他们要突破关键难点!

结合攻读博士期间专业技术,他们进行了残余应力的空间相关性和熔覆路径相关性的特点分析,并进一步溯源影响结构强度。这成果支持了一项减轻10%零件重量轻量化设计与验证工作。

“我迅速找到了和动研所‘共振频率’。”他说科学家精神影响择业观培养探索欲。但让他坚定的是妻子的理解。她每次回信都表达支持:“你表现出的乐此不疲让我之前担忧消散,你选的是正确,我支持你!”

通过这段经历,我们看到了科技湘军勇向前的力量,也感受到了红网、时刻新闻报道背后的故事深度。此外,让我们思考一下,在自然环境中的科技攻关又将带来哪些新的发现与变化?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