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科研网上的做有温度的人工智能人物

在中国人民大学高瓴人工智能学院的支持下,北京市重点实验室——大数据管理与分析方法研究实验室,以大数据和人工智能为基础,结合了丰富的人文社会科学应用。这个多学科交叉研究实体旨在实现产学研一体化,并通过跨学科合作推动创新发展。

实验室主任、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院长兼高瓴人工智能学院执行院长的文继荣团队致力于让冰冷的数据和机器发挥价值。在2020年,他们设定了开发面向北京市民获取政务信息的智能助手作为近期目标。这项工作旨在帮助市民更容易地找到办事流程和公告信息,而不是像以前那样自己去寻找。

利用大数据中蕴含的社会信息以及人工智能算法,可以有效解决传统理论模型难以表达的问题。因此,实验室将其软硬件平台建设作为主要研究方向之一,同时进行基础理论和算法研究,以解决国家和社会治理中的问题。

文继荣表示,这项“有温度”的政务信息助手预计能在两三年内落地。他还提到,他自问为什么不回母校做教授?他想要介入快速发展的大数据、人工智能领域,为国家贡献更多。

实验室成员包括首批“北京高校卓越青年科学家计划项目”获得者文继荣,以及其他获奖教师,如2019年的SIGIR会议最佳论文奖得主徐君,以及第十五届北京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称号获得者冯仕政。为了吸引人才,实验室提供优厚待遇,让老师们无后顾之忧,从而能够专注于研究与教育工作。

文继荣希望团队追求科学进步,将科技转化为生产力改善人类生活,同时培养未来人才。他认为,如果他们能服务社会并助力国家科技进步,那么这份工作的成就感将是无与伦比的。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