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不是觉得河南豫剧朝阳沟就像晋剧艺术的一张靓丽名片呢这位全国劳模卓越的晋剧表演艺术家谢涛他的艺术之路

是不是觉得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新编历史晋剧《于成龙》就像晋剧艺术的一张靓丽名片呢?这部戏在北京长安大剧院的热演,受到了首都观众的一致好评。它以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吕梁市方山县)人于成龙为素材,弘扬了山西廉政文化。

谢涛为了演好《于成龙》,不仅剃去自己的长发,还付出了很多努力。她曾在一幕中单腿跪走上百步,以保证后面的人马整齐。这部戏在太原首演时,她化身为“一代廉吏”于成龙,以深厚的唱腔和挥洒自如的表演,再现了于成龙当年的风采。

首演两场,场场爆满,每场谢幕,都有戏迷迟迟不肯离去,他们想要一睹“无雌音”的女老生风采。许多观众惊奇地发现:“原来谢涛是个女的呀!”对于剃头一事,谢涛说:“我用心塑造这个角色,对剃头自己倒没觉得多纠结,只是母亲和儿子最难受。我只要观众喜爱,一切付出都值得!”

从艺37年,二度梅花奖、二度白玉兰奖、文华表演奖、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以及全国劳模,这些荣誉都是对谢涛多年付出的肯定。她说:“坚持下来的动力就是对晋剧的热爱。”

谢涛从小跟母亲学唱山西梆子,从11岁进入太原戏剧学校到29岁拿到第一个梅花奖,她不断迎接挑战成功地演出了《丁果仙》、《范进中举》、《傅山进京》以及《于成龙》。她的名字声名大振,但她始终不忘农民观众,每年要在农村进行200多场演出。

1995年,她连续五场在太旧高速公路工地和引黄工程工地为工人们表演。在严寒天气里,她穿着单薄的戏装登台,不敢懈怠。一位农民叫喊:“避开点风,别把嗓子吹坏了!”听后她泪如泉涌。她说:“质朴的农村观众真的很让人感动。”

走出国门传承晋剧,让古老的戏曲通过各种形式展现在世界各地的人们面前,让晋剧艺术之花到处芬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