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东城的一家网红咖啡馆里,一群人围着笔记本电脑,热烈讨论着快速射电暴的高时间分辨率探测。这群专注于“头脑风暴”的人,是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率领的科研团队。他们是世界上望得最远的“科学天团”,以其巨大的影响力和深远的科技进步而闻名。
2020年1月11日,FAST建成并通过国家验收正式开放运行。作为世界上最大、最灵敏的单口径射电望远镜,它让中国在无线电波段拥有了世界上最先进的设备。500米口径的FAST相较于排名世界第二的望远镜,灵敏度是其2.5倍以上,巡天速度是其10倍以上。
FAST提高了公众对天文的关注度,但它更多地代表了一种探索未知、超越自我边界精神。在很多领域,FAST都具备超强“发现力”,可以验证很多科学规律,在引力理论、星系演化、恒星乃至物质和生命起源等方面,都具备突破性的科研潜力。
李菂说:“好奇心是驱动科研的人原动力。”但他也坦言,从事前沿探索的人聪明程度其实都差不多,而能否取得突破性成果,更主要的是靠专注和勤奋。他模糊生活与工作边界,每天从睁眼就开始思考科学问题,将生活中的点点滴滴转化为研究思路。
为了调动大家好奇心,李菂常在周末约请团队成员一起到咖啡馆开展“头脑风暴”。他表示:“‘讨论’这个过程,与独立思考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在咖啡馆里的交流很轻松,有时候会提出各种想法,让大家回去后赶紧去查资料、读文章,这样往往会收获一个新的研究方向。
FAST正式运行3年来,其获取数据催生了100多篇高水平学术论文,其中涉及最活跃前沿领域——快速射电暴。在2022年6月9日,该成果发表于《自然》杂志,为人类知识边界拓展新一步。
这是一件美好而有趣的事。对于这些追求极致科学事业的人来说,他们所做的事,不仅要领先世界,而且要领先历史。在这样一个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地方,那些梦想者们正用自己的努力书写着未来史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