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天眼首席科学家李菂率领的科研团队:在北京东城一家网红咖啡馆里,围绕教科研工作计划,探讨高时间分辨率射电暴的奇迹。他们是“大国重器”中国天眼(FAST)的使者,以500米口径超越世界第二望远镜,为宇宙揭秘。
从追赶到超越,一次尝试
脉冲星、中子星、快速射电暴、中性氢宇宙——这些名词,因为FAST成果日益走入公众视野。李菂坦言:“我们的研究目前‘毫无实际用处’,对普通人的生活没有直接影响。”然而,作为最大的射电望远镜之一,FAST提升了公众对天文的关注度。
好奇心驱动科研前沿
面对压力、挫折和迷茫,一线科学家的动力是什么?“好奇心是驱动科研的原动力。” 李菂说。专注和勤奋决定了是否能取得突破,而不是聪明程度。在科学旷野中为后人留下路标,是他们不懈追求的目标。
头脑风暴与咖啡馆聚会
周末,“讨论”变成了团队成员之间轻松交流的一部分。“我们每次去不同的店,都抱着探宝的心情去聚会。” 王培说。在咖啡馆里的氛围轻松,有助于提炼新想法、新研究方向。
点燃更多好奇心
通过技术处理的声音,让参观者感受宇宙深处的声音。这是李菂所追求的——点燃更多人探索奥秘的好奇心,以及传播科学精神。
拓展人类知识边界
牛晨辉说:“我们主要的是处理FAST观测到的数据。” 数据量巨大,但通过专业化选择,对信号进行梳理,这正是他们常态工作。而在探索未知时,他们要把科学做得有趣,如骑行北京城内,或游览文化名人的故居激发新的想法。
生动有趣、深入浅出
为了便于大众理解,他们将复杂研究转化成音乐或图形表达,从而让极其专业晦涩的事物生动有趣。三年的数据催生了100多篇学术论文,其中快速射电暴领域活跃如火焰一般。在设计建设时,该领域还未成形,却成功捕获了一例持续活跃的重复快速射电暴FRB20190520B。这是一步跨过人类知识边界,又一步接近未知之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