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曼努尔·康德(Immanuel Kant),出生于1724年4月22日,位于普鲁士王国的科尼斯堡(今俄罗斯加里宁格勒)。他是十八世纪德国哲学界最为重要和深远影响的人物之一。康德逝世于1804年2月12日,在柏林,他的死因是老年病。
伊曼努尔·康德在他的哲学中对知识论、伦理学、美学等领域都有着重大贡献。他最著名的作品包括《纯粹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ure Reason)、《实践理性批判》(Critique of Practical Reason)和《判断力批判》(Critique of Judgment)。
在知识论上,康德提出了“知觉与概念”区分,即我们的感官通过知觉获得外部世界的直观,而我们的思考则通过概念构建理论框架。这种区分奠定了后来的认识论基础,并且对现代科学方法产生了深远影响。
在伦理学方面,康德提出道义律原则,即每个人都应该遵循能够成为绝大多数人一致同意并作为普遍法则的准则。这被称作“ kategorischer Imperativ”,即一个不以利益或情感为前提而独立存在的人类行为准则。
最后,在美学领域,康德发展了一种关于审美体验本质的理论,其中他强调审美判断具有特殊性,不依赖于个人的利益或情感,而是基于人类共同的心灵结构——即我们所谓的心灵形式或形式先验。
总之,伊曼努尔·康德是一位巨大的思想家,他对西方哲学乃至整个文化传统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他的工作对于理解现存社会以及未来的发展至关重要,因此值得我们继续探讨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