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凤英,乳名鸿六儿,本名黛峰,艺名凤英,安徽桐城罗家岭人。12岁拜桐城人严云高学唱黄梅戏,不久便在业余班社里登台唱戏,但为族人、家庭所不容,后离家出走正式搭班,改艺名为凤英,唱红桐城、怀宁两县。1946年,她进安庆市,在“草屋”(群乐剧场)演出,以《小辞店》、《游春》两出戏轰动安庆,每晚赶3个剧场才能满足观众的要求。严凤英也因有此盛名而招致灾祸,为避祸,她离开安庆去南京,暂时脱离黄梅戏。
1951年,她重返安庆舞台,在“群乐剧场”演出(后改名为“胜利剧场”)。1952年,她应邀到上海演出,在传统小戏《打猪草》、《蓝桥会》和现代戏《柳树井》中所塑造的角色,情感真挚,性格鲜明,其唱腔优美动人,使她获得了极大的成功,被上海观众誉为造诣很深的艺术家。
1953年她被调入了安徽省黄梅戏剧团,并在1960年代初期一直是该团的核心成员。在这段时间内,她共演出了50多个大小剧目,如《天仙配》、《女驸马》、《红色宣传员》、《刘三姐》等。她尤其以在《天仙配》、《女驸马》的七仙女、冯素贞形象著称,这些作品已成为她的代表作,也是黄梅戲中的珍品之一。
除了舞台表演外,她还参与电影制作,将一些经典曲目拍摄成电影艺术片,其中主演的《天仙配》的荣获文化部“金质奖章”。她的唱腔亮丽沙甜,有着委婉动听韵昧浓郁之风,是将京剧、越剧、评弹等各种流派融会贯通的一代宗师,被后世尊称为“严派”。
然而,由于政治原因,一度遭受误解和批斗,最终被指控并受到迫害至身亡。不过1978年,因平反昭雪事件而得以恢复声誉,并且举行骨灰安放仪式,以示对其功绩与贡献的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