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时期,楚国有个叫卞和的人,他以发现和氏璧而闻名。这个璧玉最初被认为是石头两次献给楚王,但都被误解了。后来,楚文王登基时,他怀抱着这块璞玉坐在荆山下哭泣。文王命令工匠开凿,这才发现它是一块宝玉,因此称之为“和氏之璧”。随后,这件宝物先是在赵国,再到秦国手中流转。
《史记》中记载:“和氏璧,天下所共传宝也。”在之后的1600多年里,每当新的朝代兴起,都有人垂涎于此宝。但每次易主都伴随着鲜血的洗礼。在唐朝时,这个珍贵的宝物却突然消失了,它们究竟是什么材质至今仍是个谜。
人们提出了各种猜测:白玉、独山玉、蓝田玉等,但没有一个说法能够统一众人心。这块稀世珍宝不仅代表了皇权,也无法让封建帝王获得真正的永恒。而最终留给我们的,是卞和坚持真理与追求卓越精神,以及他鉴定珠子的高超技艺。他被尊为“白玉祖师”,奉为“白玉真人”。
太上经云:“道之积成,托形立影,与时翱翔,有形无体,谓之真人。”卞和逝去已久,其美名与时代同行,其伟业与时代同步前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