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味笔墨里的“天地人和” —— 专访书法家王根发
在河南禹州的土地上,1962年诞生了一位书法家,他的名字是王根发。别署崇善轩,这位汉族艺术家不仅是一名书法硕士,更是北京师范大学启功书院高研班的学员。他既是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也是中国建设书法家协会、中国水泥企业文化研究会副秘書长,以及中国诗歌学会会员和陈氏太极拳协会理事。此外,他还是一名陶瓷艺术大师。
王根发的作品曾入选多次全国性的展览活动,如第五届楹联书法作品展和第五届中国书坛新人作品展等。他还策划并组织了全国“吴道子书画奖”书法展览,影响力远播于国内外。2002年,他获得了“中流砥柱”大型报告文学征文活动优秀主人公金杯奖,而2003年,则被授予了“中国时代百佳新闻人物”的荣誉称号。
出版发行或撰写过多部著作,如《书画天地》、《中国钧瓷文化》、《钧瓷典》、《中医药典》、《中国建筑書法》、《启功与钧瓷》、《行書之祖刘德升》以及《書寫於石頭的中华印跡》,他的创作充满了对传统文化深刻理解和现代审美追求。
中央数字电视台、媒体如《中國書畫》(China Calligraphy)、《導報》(Calligraphy Guide)及《報刊》(The Newspaper)等都曾报道过他。在一次专访中,提到:“钧瓷好,异彩溯长源。擅胜四朝称美器,重甦古址炫中原,薄海誉声喧。”这正如姚雪垠在其小说《寒鸦归林》的描述,“出窑一幅无人画,落叶寒林返暮鸦”。
王根发对于钧瓷有着独到的感悟,他认为它就像自然界中的一个奇迹,不可预测,却又充满韵味。他将这种精神带到了自己的草書創作当中,用来表达对自然万物之美的尊崇。这也反映出了他深厚的心性与技艺,是一种透彻理解并运用自然变化所赋予韵味的人类智慧表现。
除了钧瓷,还有禹州另一位文化传奇——行字鼻祖刘德升。在唐代张怀瓘所著《書斷》的記載里:“(劉德升)以造行書擅名。虽以草创,又甚妍美。”后魏晋时期钟繇、胡昭、王羲之等亦學習自劉德升纡筆字體。而在這些傳統基礎上,以楷模為依托,大胆游走于主流体制外,便形成了獨特風格——「草稿美學」。
此外,在练习太极拳方面,王根发更进一步探索對於生命本質與藝術精神間關聯。在虚实相生、外柔内刚的太极拳里,对于"精神气"有着深刻认识,因此他的草書線條裡常見到熱情與柔軟交織的情感表現,使觀者得以體驗到超越技巧層面的艺术境界。
总结而言,无论是在探讨初唐四杰那样的英才,或是在品鉴那些从未见过世面却又无处不在的釉色变迁,都能让我们领悟到这一点:真正伟大的艺术,它并不仅仅停留于技巧层面,更重要的是那种无法言说的灵魂气息,那种能够触动人们心灵深处的情感共鸣。而这,就是我要向大家分享的一份关于笔墨世界中的“天地人和”,以及那个永恒不朽的大师们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