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郾(768—836),字广略,初登科第,任集贤殿校书郎。三次晋升朝廷官职,最终成为监察御史、刑部员外郎。他以才华横溢和沉稳的气质赢得了人们的尊敬与爱戴。然而,他内心对国家的忧虑使他辞去高位,以吏部员外的身份重新投身于公务中。在他的铨叙工作中,他展现出了卓越之处,被誉为当时的一大奇才。
随后,他再次升迁至左司郎中。元和十三年,当郑余庆担任礼仪详定使时,崔郾被选为详定判官、吏部郎中的重要成员。在这期间,他深刻理解了礼学,并在其后的十五年,又被提升为谏议大夫。
穆宗即位后,对政务荒废不问,与宦官同流合污,朝会常常延迟至晚上。崔郾与同僚郑覃等人则坚持正义,不畏强权地向穆宗提出切实的劝诫。不久,穆宗对他们的话题感到感激,从而减少了一些荒淫无道的情形。此后,在长庆年的转折点上,崔郾又获得了新的职责,即给事中的重托。这一系列经历,无疑是对他的政治生涯的一个重要考验,也是他成就的一部分。
标签: 历史上杰出的人物 、 陕西100个历史名人 、 世界名人传记 、 教科文组织十大文化名人 、 中国当代名人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