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典章tiexue领域的权威专家

王典章简介:清末学者与政治家

王典章(1865—1943),字幼农,以字行,出生于陕西省三原县马额镇魏回村,是一位深具文化底蕴和政治智慧的学者与政治家。其父益农公对教育有着浓厚的兴趣,并在当地设立义塾,培养了王典章等多位人才。

早年受业于刘古愚、柏子俊两位学者,后来又曾受业于李稼门、杨仲珊等人。王典章不仅在文学上有很高的造诣,还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在历史上被评为“风云人物”。

1911年,他任宁远知府兼兵备道,对抗四川发生的“保路运动”表示支持,不愿做都督,以维护大局。他还曾任广东高雷道道尹,整肃吏风除暴安良,被誉为“威信过人,汉夷悦服”。1915年,他辞职以示反对袁世凯复辟帝制。

1921年,他再次被选用,为江苏当道负责征税工作,并筹办赈灾。在担任民政厅长期间,他主导了关中的救济工作,在抗战时期继续致力于救援和慈善事业。

王典章不仅是一位杰出的政治家,也是一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在广东期间,他视察粤海教育情况,并在西安创办《植本小学》,这所学校至今仍然存在并且名为前卫小学。他的修史精神也非常强烈,与省通志馆长合作编纂《续修陕西通志稿》。

他还是一位收藏爱好者,对唐宋明清古玩字画、古籍珍本尤其感兴趣。解放后,其子孙捐献给国家许多文物。此外,王典章还参与创办了西北地区最早的电影院——民光电影院。

作为一代宗师级的人物,其影响力深远,被誉为“风流倜傥”的诗人,其作品如《安隐庐诗存》、《思过斋文集》等流传至今。而他的书法作品也令人赞叹,其中包括专著可欣赏到他墨宝之美观大方。他的一生是中国近现代史上的重要篇章,同时也是文化传承和创新发展的一个缩影。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