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国学制盛行包恢新篇章

包恢(1182-1268),字宏父,一字道夫,号宏斋,出生于宋建昌南城(今江西境内)。他是刑部尚书的显赫人物。他的家族有着深厚的文化背景,父亲、伯父和叔父都曾求学于陆九渊老师,并后来从朱熹那里学习。包恢自小聪明好学,他博览群书,对经典和史料了如指掌。在家乡的家庭教室里,他教授门下弟子《大学》,以其雄辩才华,将孟子的思想精髓阐述得淋漓尽致,让众多学生对他产生了极大的敬仰,其家族成员也对此赞不绝口。

在宋嘉定十三年(1220年)中进士之后,包恢开始担任金溪、光泽主簿等职务,在这段时间里,他展现出了自己的才能和能力。在台州期间,他解决了一起关于妖僧骚扰当地百姓的问题,这为地方带来了安宁。后来在建宁府时,再次打击迷信活动,对抗欺压百姓的奸吏。他的事迹逐渐引起上层官员的注意,被提拔为大理寺卿、刑部侍郎等高级职位,并且因为其公正廉洁被推举为刑部尚书。

咸淳二年(1266年),时年87岁的包恢因病去世,当时被赠予少保衔并谥“文肃”。他的遗作《敝帚集》虽已散佚,但清代四库馆臣据《永乐大典》辑出八卷残稿。这位文学家兼政治家的诗作,以影印文渊阁《四库全书》本作为底本流传至今。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