晋剧艺术一张靓丽名片全国劳模谢涛的朝阳沟完整版表演故事

晋剧艺术的亮丽篇章——记全国劳模、卓越表演艺术家谢涛

10月30日,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新编历史戏曲《于成龙》在北京长安大剧院热映,赢得首都观众的一致好评。该剧以清代山西永宁州(今山西吕梁市方山县)人于成龙为原型,他被誉为“臣之标准”、“吏者之师”及“天下廉史第一”。太原市晋剧院以本土廉吏于成龙为灵感创作了一出经典的晋剧。

为了完美诠释《于成龙》,谢涛不仅剃去了自己的长发,还付出了极大的努力。“阻挡马队”的一幕需要她单腿跪行数百步,为保证后面人群整齐,她进行了无数次排练。9月29日,该戏在太原首演时,镜头下的谢涛前额到鬓角的长发已被剃光,只留下髻盘至顶部的短发,加上勾勒皱纹和花白眉毛胡须,她从美女变身为“一代廉吏”于成龙。

演出中,她展现出的深厚唱腔与生动表演再现了当年的风采,将角色塑造难度和个性活力融合在一起。那每一个招式,每一句台词,都体现了创新与独特性。两场首演爆满,每次谢幕都有观众久久不愿离去,他们渴望一次又一次地欣赏到这位年轻女老生的魅力。

对于剃头这一决定,谢涛表示:“这是我生活中的一个挑战,我全心投入。我虽然没觉得多困扰,但母亲和儿子倒是很难过。我只要能让观众喜爱,这一切付出都是值得的!我有决心,让这部戏走得更远。”

从艺37年以来,二度梅花奖、二度白玉兰奖、文华表演奖以及全国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以及全国劳模,这些荣誉都是对她的无尽辛勤工作的肯定。她说:“坚持下去,是因为对晋剧充满热爱。”自幼跟随母亲张翠英学习梆子,从11岁进入太原戏剧学校,一直到29岁获得第一个梅花奖之后,她不断挑战成功,如《丁果仙》、《范进中举》、《傅山进京》等作品。

尽管名声大振并享誉全国,但她始终不忘农民观众,不断带领团队下乡巡回演出。一年里,她要在农村登台200多场。她想着那些农民,也想着工人的艰苦生活和城市里的广大粉丝们。1995年,在严寒的大雪初晴期间,她连续五场在高速公路工地上 演出,再次上万家寨引黄工程工地给工人们带来欢乐。在那样的恶劣环境下,她穿着单薄衣物却认真尽职,无懈可击。这份敬业精神深深打动了许多人。

作为文化使者,谢涛将自己的事业延伸到了国外。她曾带领团队先后访问法国巴黎和俄罗斯圣彼得堡,并获得最佳女主角奖。这意味着晋剧不仅在国内得到传承,而且也走向世界,被国际舞台上的观众所接受。她说:“从农村到城市,从中老年到青年,从山西到全国,再到世界,我要把古老戏曲通过各种形式展示给大家,让晋剧文化之花四处芬芳。”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