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万春,男,京剧武生。原名李伯,小名长顺,字鹏举,号鸣举。曾用艺名客串李。满族正黄旗人,原籍河北雄县道口村出生于哈尔滨,其父李永利是清末著名的武花脸演员。他4岁随父母迁居上海,从6岁起就开始学习戏曲,并在父亲指导下练习表演。
他接受了家传的京剧训练,还师从徐德增、于德智、崔凤鸣等老师学习《珠帘寨》、《碰碑》等经典剧目。在7岁时,他以“客串李”为艺名,在荀慧生的《三戏白牡丹》中首次登台,以仙童一角获得五子夺魁的好评。随后,他与父亲一起在不同的地方演出,一边走红一边不断吸收各路大师的精华。
1923年9月,他随斌庆社到北京,与马连良合作演出了《战马超》、《四郎探母》,迅速成为了京城的小星光,被誉为“童伶奇才”。后来,他又受到余叔岩和杨小楼的赏识,并被收为义子和螟蛉子。
1931年,他创办了“永春社”,并成为主演,在全国各地巡回表演。此外,他还积极排练新剧目,如《田七郎》、《大树将军》等,并且在1948年成立了自己的科班——鸣春社,这个机构培养了一批优秀的京剧人才。
1957年,因政治原因被错误地划作右派,但他的艺术事业并未因此停顿。他继续参与各种表演活动,最终1960年代因健康问题退出舞台生活。在1978年的秋天,当他再次回到北京时,《闹天宫》的票房大热,就像当年的风云人物一样,再次引起公众关注。
1981年至1985年间,他陆续与赵松樵、毕谷云合作进行了多场重要表演。此外,还有许多其他著名前辈也曾是他的学生或同行者,如姜铁麟、董文华、马少良等人。而他的家族,也都成为了京剧界的一部分,有弟弟桐春、庆春和圜春,以及儿子小春,都是一线明星,而孙子的磊,则更是在中国京剧院担任过职务。
总之,无论是作为一个青年才俊还是老牌巨匠,都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和影响力,是中国传统艺术领域中的佼佼者之一。
标签: 一代诗人 、 2022文化名人 、 陕西有名的诗人 、 世界名人前100名 、 近现化中国十大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