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坠子回龙传中的谢涛晋剧艺术的劳模与名人

晋剧艺术的劳模与名人——记谢涛,河南坠子回龙传中的演绎者

10月30日,太原市晋剧艺术研究院新编历史晋剧《于成龙》在北京长安大剧院热演,受到首都观众的一致好评。为演《于成龙》,谢涛剃去长发,也付出很多。“于成龙阻剿挡马”的一幕需要单腿跪走,一次就是上百步,为保证后面人马整齐,需要反复排练,谢涛就一遍遍跟着大队人马排练。

9月29日,《于成龙》在太原首演,镜中的谢涛,前额到鬓角的长发已被剃光,剩下的头发被结成髻盘到头顶,配上勾勒的皱纹和花白的眉毛、胡须。深厚的唱腔、挥洒自如的表演,再现了于成龙当年的风采,把于成龙的一切形态表演得淋漓尽致。那一招一式、一字一板都显现出新角色塑造的创新难度和个性活力。

首演两场,每场爆满,每场谢幕,都想一睹“无雌音”的女老生风采。许多观众说:“确实很震憾。”不少观众上台和谢涛合影后,说:“原来谢涛是个女的呀!”

对于剃头一事,谢涛说:“这个戏对我来说是一次大挑战,我在用心塑造。只要观众喜爱,一切付出都值得!我有决心让这部戏走得更远。”

从艺37年,是全国劳模、二度梅花奖、二度白玉兰奖、文华表演奖、中青年“德艺双馨”文艺工作者。她说:“坚持下来的动力就是对晋剧的热爱。”

作为山西梆子的传承者,从小就跟母亲张翠英学唱山西梆子,她不断迎接挑战,不忘农民观众。一年要在农村演出200多场。她想着农民,也想着重点工程工地的工人和城市的人们。

1995年,从大年初一起,她随团到太旧高速公路工地连演五场,在凛冽寒风中还能认真表 演,不敢有些许懈怠。这份敬业精神感动了每一个看过她舞台上的农村兄弟姐妹。在她的努力下,她带领团队成功完成了多部作品,如《丁果仙》、《范进中举》、《傅山进京》以及《于成龙》。

2007年11月和2008年4月剧团先后到法国巴黎和俄罗斯圣保德进行国际交流活动,这意味着晋剧这门历史悠久、底蕴深厚的艺术在世界范围内亮相,并获得了认可。她因其卓越表现获得最佳女演员奖,这是对她辛勤工作的一个巨大的肯定。

总结来说,没有丝毫怀疑或犹豫,只要有机会,让世界知道我们的文化,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我们都会全身心投入,用最真诚的心去把我们的文化展示给他们。如果能够做到这一点,那么我们将会更加引以为豪,因为我们代表的是中国乃至整个东方文化,而不是仅仅是一个地方性的艺术形式。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