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桀元妃,亦作妺喜、末喜、末嬉,有施氏之女,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美女之一,也是商汤灭亡夏朝的重要原因。根据先秦时代记述女子名时所用的全称和简称方式,妺喜应姓喜,即嬉(也作僖)。由于其名字的“妺”字与“妹”字字形相似,且在《庄子》等作中也有以妺为妹的用法,因此常误作妹喜。
人物生平
妺喜是有施氏(即有施部落,在今山东省蒙阴县境内)之女。在夏桀统治时期,她被作为战利品献给了夏桀,并成为了他的宠妃。她有三个癖好:一是笑看人们在规模大到可以划船的酒池里饮酒;二是笑听撕裂绢帛的声音;三是喜欢穿戴男人的官帽。
史籍记载 夏桀在位时,对于宫廷生活极尽奢侈无度,他下令建造一个能够容纳数千人并可划船的大型酒池,这个项目耗资巨大,对百姓造成沉重负担。同时,他还命令宫人搬来织造精美的绢子,在她面前一匹一匹地撕开,以博得她的欢心。这不仅浪费了大量珍贵物资,而且还对民众造成了深远影响。
红颜祸水
据说,妺喜是后世红颜祸水的第一例证,此后在三代间陆续出现商代妲己、周代褒姒。因此,当越王勾践派范蠡把西施献给吴王夫差时,伍子胥进言说:“臣闻:夏亡以 妺 喜,殷亡以 妲己,周亡以 褒姒。夫美女者,之物也,王不可受。”
史籍记载
《国语·卷七·晋语一》
《列女传·卷七·孽嬖传》
《帝王世纪》
《古本竹书纪年》
人物争议 考证
关于妺喜的史料记载最早出自《国语》,上面只有很少的一段文字记载:“昔夏桀伐有 施,有 施人以 妺 喜 女焉, 妺 喜 有 宠,而于是乎 与 伊尹 比 而 亡 夏。”此段记载并没有关于妺放荡、惑君、裂帛、裸游等恶行。
汉初《韩诗外传》卷二载:“昔者 桀 为 酒 池 糟 堤,而 牛 饮 者 三 千。”其 卷 四 又 载:“ 桀 为 酒 池,可以 运 舟,而 糟 丘足 以望 十 里;而 牛 饮 者 三 千 人。”西汉 《淮南子·本经训》 写道:“晚 世 之 时 ,帝 有 桀 纣,为 琁 室 瑶 台象廊玉床,而纣为 肉 圃 酒池燎 焚 天 下 之 财疲苦万 民 之 力刳 谏 者剔 孕妇攘天下虐百姓。”
西汉 后期 刘向 《刺奢》 写道:“ 桀 作 瑶 台 罩 民 力 殚 民 财,为 酒 池糟堤纵靡靡之乐,一鼓而 牛 饰者 三 千 人”; 《节士》写道:“ 桀 为 酒 池足 以 铉 船糟丘足 以望 七 里,一鼓而 牛 饰者 三 千 人”。这些 记录 中 从未提及 妺 喜 与 夏 灭有关。
然而,一派具有相异性别立场的人们开始兴起,他们将 夏 灭与 美色挂钩。而东汉 的 《吴越春秋》 写 到 吴 王 夫 己 接纳 西 帝 时 称遭到 伍 子 胥 的 反 对, 伍 子 胥 指出,“美 女 国 之 咎”,“ 夏 灭 以 妊 孝 灵殷 灭 以 婵娌 周 灭 以 褦 姬”。
此后,“罪由赤心”成为主流观念,但显然这是后人的演义,是封建御用文人的说辞,并不是史实。
最后,由于不断加剧的地缘政治压力以及经济问题,最终导致着文化衰败和社会动荡。在这样的背景下,有施氏决定抵抗强大的敌手,他们带头不朝不贡。但当他们面对的是强大的军事力量,不得不选择投降和合作。这次合作的一个结果就是将公主——嫣然丽质——送到了胜利者的身边,这位公主被认为是一位绝色的女性,她因自己的姿色而引起了许多人的注意和讨论。当她成了某个国家或领袖的手中玩物,那么这个国家或领袖就可能会因为这种欲望而走向毁灭,因为那个人无法控制自己的欲望,从而导致整个国家失去方向和秩序,最终走向崩溃。
标签: 被列为世界文化名人的是谁 、 世界公认十大伟人 、 世界上著名思想家 、 文化名人作文素材 、 世界名人辞典里都有谁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