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著痛快的笔歌墨舞 —— 论倪文东先生书法艺术
宋人严羽以为诗歌有两种境界,一为“悠游不迫”,一为“沉著痛快”。诗歌与书法形质虽异而神趣相通。面对倪文东先生的书法,我分明地感觉到那种沉著痛快的力量。
倪文东先生博涉诸体,篆隶则是他的强项,我也最为欣赏他的篆隶书法。倪先生的书法取法广泛而多有创意。他的古文字书法取材于甲骨、金文、楚简与秦小篆等等,面貌多样。倪先生作篆,不着意於平正工巧,而更注重厚重苍茫与开张劲健的表现力。以他的小篆书法为例,体势活泼灵动,不求四平八稳,多有秦度量诏版篆书的意趣,其洒落处可谓“痛快”;而其笔法又多有秦刻石小篆的古厚之气,生涩劲健而绝不浮滑,其厚重处又可谓“沉著”。艺术之表现,得“沉著”则难得“痛快”,得“痛快”又易失“沉著”,倪文东先生於此可谓两得之。
他在隶書方面亦不求华丽装饰感,而强调古朴生涩趣味。他們得到汉隸諸碑尤其與《莱子侯刻石》、《石門頌》的趣味相通。在他們書中,没有妍麗蚕頭雁尾,也没有強烈粗細對比,而只是讓筆畫自由地舒展。大水準藝術追求,在於對某種獨特格調敏銳大膽捕捉,這同時也意味着某種大膽放棄。求古質則難免要放棄華麗,求生涩便難免要放棄匀淨。
他在書寫過程中常常將筆畫寫出紙邊線,只留下部分筆畫,使畫面富含動感、引人遐想。此外,他們章節疏密安排,有致,又能從整體上看出結構和谐,因此作品充满形式張力,用筆潤燥相映,即使是結字方圓並舉也不失其美妙。
由於同在一個專業任職,我經常看到他揮毫。我能在他的書寫過程中感受到蓬勃那真是一場「沉著」、「痛快」的「筆歌墨舞」。這種狀態來自於書家的豪迈氣質。而且,他出身陝西黃陵,那個黃土高原造就了他的個性,他的心理素養造就了他的人物魅力和藝術風格。他們用自己的方式創造了一個具有深邃內涵和豐富情感表達力的現代漢字文化傳承系統,並對後世留下了寶貴的一份精神財富。在當今社會背景下,他們所展現出的典型中國精神:坚韧、智慧以及对传统文化内核保持高度尊崇,是值得我們深思并效仿的一切。他們給予我們的是一份無價的情感——愛國情怀——通過他們精湛的手艺,让我们更加珍惜这个伟大的民族文化遗产,并激励我们继续前行,为中华民族的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这也是他们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代表人物的地位所在地位所固有的责任和使命,他们通过自己的艺术实践,将这份责任转化为了无价宝贵的人间景色。这就是我对于他们这一生的敬仰之情,它将永远铭记于我的心头,因为它象征着一种超越时空的大爱,这种爱让每个人都感到温暖,让每个瞬间都充满意义。
作者: 邓宝剑
系本科毕业后获得文学学博士学位,被聘请担任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及博士导师,同时还担任教育部艺术学理论教学指导委员、中国书画家协会理事、中国图书馆学会副秘aries长京师印社社长等职务。
标签: 世界十大 家 、 多伦路文化名人街 、 10个珍惜时间名人小故事 、 中国历史人物介绍 、 世界十大思想家及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