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适简介:小编今天讲一位历史人物:胡适,历史上评为胡适,历史胡适是一位著名的风云人物。中文名:胡适,外文名:Hu Shi,别名:胡嗣穈,胡洪骍,胡希疆。

出生于1891年12月17日在上海浦东川沙县(今上海市浦东新区),早年在家乡私塾读书。思想上深受程朱理学影响。曾求学于美国,在康奈尔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深造,并师从教育家约翰·杜威。

1917年夏回国后,与《新青年》编辑部合作,大力提倡白话文和新文化运动,与陈独秀、李大钊、鲁迅等同为新文化运动的领袖人物之一。他陆续发表一些文章,从创作理论的角度阐述新旧文学的区别,并翻译了法国A.都德、G.de莫泊桑、挪威H.J.易卜生的部分作品。此外,他还率先从事白话文学的创作,如1917年的白话诗是现代文学史上的第一批新诗。

1920年代初期,因“问题与主义之争”分道扬镳,由实用主义哲学转向改良主义,并成为中国近代社会政治活动的一员。在1930年代至1940年代期间,他担任过多个重要职务,如北京大学校长、中研院院长等。此时期他也积极参与国民政府的政策制定,对中国现代化进程产生了重大影响。

1958年返回中国后继续进行学术研究,最终在1962年2月24日在台北病逝。他的遗产包括大量文献作品,如《哲学史大纲》(上)、《尝试集》、《白话文学史》(上)和《胡适文存》(四集)等,以及对中国现代思想发展所做出的贡献。他被认为是20世纪最具影响力的华人思想家之一。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