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男儿,于1950年出生于山西河津的西关村,国籍中国,是一名武术爱好者和传播者。我师从张希贵老先生,学习的心意拳和形意拳。我的主要工作是担任山西省形意拳协会的一员,以及运城市武术协会的副会长,并且是河津市“中华浑元武术门和易拳学社”的社长兼河津市形意拳协会的会长。
自幼跟随父母习武,在他们的熏陶下,我踏入了武林,这一生都在追求武术,不离不弃。我曾拜访许多名家、学者、专家,与他们交流学习,为自己打下坚实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我也吸收了很多流派的精髓,对心意拳、形意拳等有着深刻理解。
1961年,我开始外出学习,一直到1981年与冯天德共同创办了河津地区首个 武术培训班,这标志着我对河津地区武术事业做出的重要贡献。后来,我又在当地多所学校和企业开设了多个 武术班,从事教练工作。
2014年5月,我创建了河津市“中华浑元武术门和易拳学社”并担任第一任会长。此外,还曾担任过多个其他组织的领导职务,如河津市麟岛习武联谊会及相关体育机构。
除了书写关于 武艺 的文章二十余篇,在《搏击》杂志发表连载之外,我还编著了一本名为《形意拳搏击的理与法》的书籍,由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出版。此外,还参与编写了一些辞书,并成为《山西名人名拳录》编委之一、《浑元武踪》副主编、《傅山拳法》编委等职位。
晚年的我更加静心研究中华文化中的 武学思想,总结出了自己的八字训,即创立了“和易拳”,这是一种内功健身结合实战特点的一种独特运动体系。这不仅适合各年龄段的人群,而且无论是在何时何地,都能轻松进行锻炼,使之成为现代社会中一种非常受欢迎的人体锻炼方式。
至今,有十四位学生已经成为了我的传人,其中包括本科学历六人、专业三人以及擅长爱好者三人。目前,他们中有三位正在从事职业教练工作,再传授给第三代共十七位学生。我这一辈子最大的荣幸,就是能够将这种传统而又现代化的大作融合在一起,让更多的人能享受到这样的运动艺术。
个人生活方面,也充满温馨:我的大儿子、三个孙子都热衷于练习这项古老而又新颖的艺术,我们家族成了一个以练习这种古典技艺为荣耀的地方。而对于未来的计划,只希望能够继续推广这一运动,将它普及给每一个人,让大家都能感受到其魅力。
标签: 中国近代百位文化名人 、 陕西历史文化名人 、 古代的文化名人有哪些 、 日本文豪排名 、 历史文化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