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容樵先生,是我国近代武术界的栋梁老前辈,形意八卦拳术的主要传人之一。他的学识渊博,武功非凡,德高望重,他毕生献身于挖掘和继承祖国宝贵的民族武术文化遗产事业。在他诞辰一百二十周年之际,我们特撰此文,以表纪念。
姜容樵先生字光武,1891年出生于河北沧州八里屯一个武术世家。从小在私塾苦学之余,他酷爱武艺。十岁那年,就开始随叔父学习少林拳械,并得到了鞭、剑、枪及擒拿格斗等技巧。后来,他又从姑丈陈玉山那里学习行侠暗器,这些都是他早期打下坚实基础的重要因素。他十多岁时,就与叔父一起走天下了。
1914年,他拜单刀李存义为师;次年,又拜“闪电手”张兆东为师,从他那里专习形意八卦拳。这期间,他勤学不懈,一直到晚年的努力,使他深得内家拳术之奥秘。在青年时代,他已经成为张占魁门下的佼佼者之一。他常说:“懂其一门不称善,善则全而精,汇各家各门之长,聚而精,方悟一国之术。”这句话体现了他的开放态度和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尊重。
1926年,他担任中央国术馆编审处处长工作12年。在这段时间里,不仅组织了许多著名的武术比赛,还进行了一系列考察研究中原地区 武术的情况。他写出了《武侠七人传》等书籍,对后世有着深远影响。
1928年,在抗战时期为了唤起民众抵御外敌入侵,姜先生大力提倡 武术,并创办“尚武进德会”,主编尚武丛书十五种,将所得稿费捐助给会计,以振兴中华精神。此外,在三十年代初期,还发起组织“健康实验社”、“技击实验社”,共同探讨和发扬国家传统体育项目。
除了这些成就以外,姜先生还以其勇敢无畏、正义凛然的一面闻名。他曾在一次街头见证了恶势力欺压弱者的场景,当即挺身而出,用自己的真功夫制服了那些暴徒。这件事不仅显示了他的英雄气概,也让人们铭记着他的正义行动。
姜容樵先生留下大量作品,其中包括26种关于中国古代武器技术的手册,以及3部小说,这些作品至今仍被广泛阅读并收藏在国家图书馆中。他是当代最杰出的几位代表人物之一,被誉为“国術界之干才”。
尽管生活中的困难多如牛毛,但 姜老依旧孜孒地编写著作,最终完成了一批重要文献,如《八卦掌》、《近代武術家列傳》、《形意百形拳》、《象形拳八式》、《八卦散手掌》,以及《陳公哲先生知行錄》等。但遗憾的是,由于未能定稿,大部分未能看到世界的大幕上展开。而1974年,我这个伟大的导师便与我们永别了,那一年他去世的时候,只剩下一本未完待定的笔记本——仿佛是一束没有点燃火花,却带着希望悄悄消逝在历史的洪流中...
然而,即便如此,我们依旧能够感受到那份浓郁的情感,那份对生命意义无尽追求的心灵力量,以及对中华民族文化瑰宝致敬的一片热情。那是我们应当珍视并继续弘扬下去的事业,而不是埋藏在过去的一个角落里。一如那句自豪的话语:我要生于青春殁于青春,不愿白发满头却心灵枯萎。我要用我的一生,为中华民族保留住最后一点儿希望,为我们的子孙后代积累财富,让他们拥有更多选择,让他们活得更好!
(责任编辑乔汉)
标签: 世界四大文化名人是 、 推荐一位文化名人 、 中国现代文化名人 、 世界十大思想家的故事 、 30个名人简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