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梅戏全集徐代泉音乐工作者的传奇篇章

他在庐剧的世界中成长,二胡的旋律伴随着他的童年。1958年,他凭借非凡的技艺进入了安徽省艺校,三年后,他不仅掌握了庐剧音乐,还学会了作曲。他对庐剧的热爱远超过黄梅戏,但当学校撤销庐剧专业时,他被留校从事教学。这让他感到迷惑,但学校领导解释说:“我们要为庐剧留下种子。”然而,这颗种子未能茁壮成长,直到1993年才有机会再次播种。

为了学习黄梅戏音乐,这位音乐工作者采取了一条艰难之路。他与黄梅戏表演班一起上唱腔课,与老师一同记谱,最终成为编写黄梅戏教学曲目的主要人选。这段旅程既苦又难,无论是熬过日夜还是面对丰富而复杂的戏曲艺术,都需要巨大的努力和牺牲。创作时,他投入全身心,全情以待,每一次尝试都可能耗费数日甚至数周。

徐代泉的一生充满了多样的工作:教育、创作和研究。在教育方面,他不仅在本校教授,也担任中国戏曲音乐学院客座教授;在创作方面,他为电视剧和舞台剧谱写了大量作品,并为60多部教材撰写配乐,涵盖多个传统艺术形式;在研究领域,他参与国家重点科研项目《中国戏曲音乐集成·安徽卷》的编纂,并获得“编纂成果二等奖”。

作为一名65岁高龄的退休学者,徐代泉依然活跃于文化界。他曾任安徽艺术学校、安徽大学艺术学院戲音教研室主任20余年,现在仍担任中国戲曲學院、安徽大學藝術學院客座教授。他的贡献包括诸如《桃花扇》、《半把剪刀》、《家》、《春》、《秋》等十几部黄梅戏音乐电视剧,以及其他合作作品。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