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格非国学数典中的珍贵物品

李格非:国学数典中的文学家与史学者

在北宋的文学史上,李格非(约1045~约1105年)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和史学者。他字文叔,山东济南历下人,并且是著名女词人李清照的父亲。根据《宋史·韩倚传》,他的父祖辈都是韩倚门下的士人。

幼时聪敏警俊,刻意于经学,他著有《礼记说》数十万言。后来他中进士,官至郓州教授。在那个时代,有兼职兼薪制度,当郡守发现他清贫,他们想要让他兼任其他官职,但他断然谢绝,这显示了他的廉洁清正。

李格非生平元丰八年九月十三日,为同里人、隐士廉复撰写《廉先生序》,述其平生、证其为人、传其不朽。随后,他又曾在绍圣元年被召为检讨,但由于拒绝就职而得罪,被外放为广信军通判。在那里,他还表现出了厌恶邪术、不信鬼神的思想。

绍圣二年,李格非被召为校书郎、著作佐郎,并撰成了他的传世名文《洛阳名园记》。这部作品记录了洛阳从盛到衰,从治乱变化的一系列历史事件,是对国家安危深思的体现。此外,《洛阳名园记》10卷详细描绘了19处洛阳名园,对这些盛况寄托了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

尽管如此,在崇宁五年的大赦之后,只能返回原籍居住。大观二年三月八日,他陪同知州梁彦深游历山东侧佛慧山下的甘露泉,并镌文于石壁上题名“朝请郎李格非文叔”。

据刘克庄评论,其诗文高雅条鬯,有意味,在晁、秦之上,而且多佳篇。而南宋楼昉赞赏其散文:“不过二百字,而其中该括无限盛衰治乱之变,意有含蓄,事存鉴戒。”

然而,由于当时的情况,如今许多关于他的诗文四十五卷已佚失,只有一部散论《洛阳名园记》流传至今。这部作品自宋时即有单刻本行世,现在尚存多个版本,它们展示了作者对国家兴衰的深刻洞察力和对未来命运的忧虑。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