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克庄:南宋诗人词人的杰出代表,生于1187年,卒于1269年。字潜夫,号后村。福建莆田人,以豪迈慷慨的词风闻名江湖。在同代诗人们中,其寿命最长、官位最高、成就最大。他曾师事真德秀,在宁宗嘉定二年的补将仕郎任上,更改了他的名字。此后,他在江淮地区担任过多个职务,但因《落梅》一诗被朝廷视为冒犯,被迫闲置十余年。
他晚年的生活并不平静,不仅遭受了贬官,还因为与权臣的冲突而受到讥讽。但他也以仗义执言著称,对时弊有所抨击,并批评权臣的腐败行为。在文学创作方面,他最初受四灵派影响,但后来对他们的“寒俭刻削”态度感到不满,也厌倦了江湖派浮滥之风,独立开辟了一条道路。
他的诗歌内容丰富,深受现实社会影响。他关心祖国命运,对国家沦陷表示悲痛和忧虑,同时也有着强烈的情感表达,如《破阵曲》中的“百战失利望乡门”。他还批评南宋王朝投降政策和文恬武嬉现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他模拟中唐新乐府体裁,以边防题材创作了一系列作品,这些作品反映了人民苦难与统治者的奢侈,为其增添了一份现实性。
刘克庄对陆游和杨万里的才华推崇备至,但自己在学术上仍有不足之处。他撰写的《后村诗话》提出一些关于诗歌特性的见解,比如批评当时贵族化学风气,使得文学作品变得浅薄无趣。而在词章方面,他则是辛弃疾、陆游等人的追随者之一,以豪放情怀和爱国思想著称,其作品如〔贺新郎〕《送陈真州子华》等,是辛派词人的代表作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