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明朝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也是“吴中四杰”之一。他的生活经历充满了波折与挑战,尤其是在他追求仕途时遭遇多次挫折。
早年,张羽随父在江浙地区宦官生涯,但因兵乱无法归乡。他与同道中人徐贲达成协议,在吴兴(今湖州市)定居,并担任安定书院山长。在洪武初年,他入京应试,却未能得到朱元璋的青睐。后来,他再次回到京师,被授予太常司丞一职,但由于对朝政的批评而被放逐。
朱元璋曾亲口述说滁阳王的事迹,并命张羽撰写庙碑。然而,洪武十八年(1385),张羽因坐事被流放岭南,但未到达目的地就被召回,最终在龙江投水身亡,有说法称他是被人绑起扔进长江淹死。
张羽以其精湛的文笔和深邃的诗歌著称,其作品《静居集》四卷流传至今。他的文辞既精致典雅,又朴实含华;诗作深思冶炼,富有独特韵味。此外,他还擅长书法,以隶书模仿韩择木、楷书临摹王羲之曹娥碑,是一位技艺高超的艺术家。而他的山水画则受米氏父子及高克恭影响,为数不少的人所赞赏。他那苍劲有力的笔力,使得作品品质接近方从义之上。
总结来说,张羽不仅是一位才华横溢的文学家,更是一位卓越无比的大师,其艺术成就至今仍为世人所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