归有光(1506~1571)是一位杰出的明代官员、散文家,他的生平和文学成就为后人所称道。归有光字熙甫,别号震川,汉族江苏昆山人。嘉靖十九年中举,但他曾经八次应进士试都未能及第。在这段落坎坷的岁月里,他徙居嘉定,读书讲学,吸引了众多学子。他在诗论上批判了当时流行的复古倾向,并主张“变秦汉为欧曾”,提倡一种以真实内容和朴实文字著称的文风。
他的文学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被誉为“今之欧阳修”。他的作品不仅体现了他对生活细节的观察力,也展现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洞察力。在他的散文中,有些作品表现出对人民的同情,而有些则反映出了时代背景下的种种矛盾和问题。
尽管如此,归有光并没有完全解决形式与内容之间的问题,他的一些作品虽然艺术上很成功,但也存在着思想上的陈腐。他强调文章要“出于意之所诚”,但实际上很多作品仍然停留在表面的装饰性质。尽管如此,他还是被认为是明代第一散文家之一,其影响力一直延续到了清代。
归有光的一生充满挑战,从未放弃过自己的追求,最终在60岁那年考取进士,这份坚持和毅力的精神至今仍值得我们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