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来重新表述这段内容:
周宣王,名姬静,是中国西周时期的第十一代天子。他是周厉王的儿子。在他的父亲在位期间,由于长时间的战争消耗,国内财政枯竭。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周厉王任命荣夷公为卿士,并实行了专利政策,将国家所有的资源包括山林湖泽等改由天子直接控制,不准国人进入这些地方谋生,这一政策激起了国人的不满。
为了压制这种声音,周厉王又命令卫巫监谤,对任何谈论国事的人进行禁止和惩罚,即使违者杀戮。这一高压政策最终导致了民众对他的强烈反抗。前841年(周厉王三十八年),镐京(今陕西西安)的百姓因为对这个政策的不满,他们手持武器围攻宫廷,要杀死周厉王。面临着危机,逃离镐京后,他沿着渭水向彘(今山西霍州)逃去。
然而,当国人攻入宫殿寻找太子的时候,没有找到他,而是发现了太子的弟弟。召穆公将自己的儿子藏起来,以此来保护太子静免遭杀害。当时的情形十分混乱,一些勇敢的人用自己的儿子冒充太子静,最终让真正的太子得以安全地躲过了一劫。
随后,因为没有得到真正的地主阶级领导人物,所以宗室无主,大约有十几年间由召穆公和共伯和等人共同管理国家,这段时期被称为“共和行政”。
直到前828年(共和十四年),当时正值内外交困之际, 周厉王终于在彘地区去世。此后,在召穆公家长大的姬静继承了皇位,即成为历史上的著名君主——周宣王。在其统治期间,他多次发动军事行动,使得四方都平定下来,但由于连续征战消耗巨大,加上晚年的独断专行以及滥杀忠臣,最终导致整个西周社会陷入更深层次危机。而作为一个昙花一现的小朝代,其中兴之路也因此而难以为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