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亚樵,1889年2月14日出生于安徽合肥磨店乡,自幼读书,聪颖过人。家世贫寒,他目睹官吏豪强压榨人民,痛恨入骨。他与合肥、巢县、寿县青年志士谈论“国家兴亡,匹夫有责”,慷慨悲歌。
1911年辛亥革命期间,与乡人李元甫、王传柱、李小一等响应孙中山主张,在合肥组织军政府,宣布独立。后因意见不合和枪杀事件,被迫逃往南京。
在上海,他结识了景梅九教授,并钻研克鲁泡特金的无政府主义学说。在无政府主义的影响下,他致力于暗杀大军阀、大官僚。这段时期,他参与了多次刺杀行动,对蒋介石等人的安全构成了威胁。
1920年代初期,王亚樵回到安庆反对武人干政,又遭通缉,再次亡命上海。在上海,他创办斧头帮,与杜月笙等势力斗争,最终取胜,为穷人撑腰。
1923年11月10日,他成功地暗杀了淞沪厅长徐国梁,但随即被迫投奔卢永祥。在湖州征兵期间,与戴笠、胡宗南结为金兰兄弟。1926年任安徽副宣慰使,宣传北伐政策。然而,由于他四·一二后的反蒋立场,使他与蒋介石产生冲突。
1930年代初期,一系列刺杀行动使他声名鹊起,被称为“暗杀大王”。1935年的南京刺汪精卫未遂,以及随后的外交次长唐有壬暗杀案,都让他的名字更加轰动。但就在同年的12月25日,在广西梧州的一次秘密会面中,被戴笠所派遣的人员以背叛之名刺殺,不幸身亡。
毛泽东评价其:“杀敌无罪,抗日有功。大事不糊涂,小节欠检点。”尽管如此,这位在历史上留下深刻印迹的社会梦想者,也因为其激烈的政治立场和手段而成为一些人的批评对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