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慧生京剧现代戏经典唱段100首在自然之声中回响

他是京剧界的杰出人物,荀慧生(1900-1968),原名词,又名秉彝、秉超,字慧生,号留香。出身于河北省东光县的一个手工业家庭,他在年幼时因家境贫困不得不离开家乡去天津谋生。他的父亲将他卖给了小桃红梆子戏班学习京剧。不久,他的兄长逃离了这个环境,只剩下他,被迫成为花旦私房徒弟,从此,他遭受了许多苦难,但依然坚持练功。

夏天穿棉袄冬天穿单衣头顶大碗足履冰水点香火头练转眼珠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通过巨大的耐力与毅力练出了硬本领,在唱念做打上无一不精。1909年,他以白牡丹艺名随师常在冀中、冀东农村市镇唱庙会和野台子戏。他1910年的进京经历后先后加入庆寿和义顺和鸿顺和天庆和等梆子班,与王钟声同台演出《家庭》、《黑奴恨》等戏,并向陈桐云、李寿山、程继先学习京昆艺术直到十七岁才独立成班。

1918年,与刘鸿升、高庆奎合作演出《胭脂虎》、《霓虹关》,并拜王瑶卿门下学习正工青衣。在上海国画大师吴昌硕指导下,荀慧生开始学画,并向齐白石、陈半丁等名师求教,为他的艺术生活增添新的内容。此外,还有许多其他的人物,如严独鹤舒舍予,也为宣传他的艺术影响奔波。

1927年的北京报界举办的 京剧旦行评选中,他与梅兰芳、尚小云一起被誉为四大名旦,这标志着他走向成熟并得到社会认可。他的代表作品包括《红娘》、《红楼二尤》、《杜十娘》、《钗头凤》(选场)及《卓文君》(选场)。

荀慧生的唱腔创新在于从生活出发,从人物感情与心境出发,使得每一段歌曲都充满情感。他的表演则注重演人不演行,不受行当限制,以适应不同的角色需求。他塑造出的女角形象具有广泛性和现实性,是娇雅妩媚清秀俊美风格各异。

建国后的文化改革中,荀慧生积极参与,为京剧艺术改革做出了贡献。在1952年第一届戏曲观摩大会上获得老艺术家表演奖。这位伟大的表演者还担任过中国戏曲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北京市戏曲研究所所长河北省梆子剧院院长以及其他职务。在其漫长的一生里,有众多学生跟随其学艺,其中就包括吴纪敏金淑华李薇华等人,他们都是受到其影响而走上了舞台之路。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