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他是云计算领域的开拓者和实践者。20年前,当行业尚未兴起时,他则致力于研发云计算基础软件。他预见到了未来,别人不理解,而他却把握住了机遇。他就是姚宏宇,友友天宇创始人、中国云计算专委会委员。毕业于中国科技大学后赴美深造,在硅谷见证了云计算的成长,他拥有超凡的洞察力。2007年,他带领团队回国创业,决心开发出核心产品,让基础软件成为国家的硬实力。在云计算浪潮中,姚宏宇这样的“技术先锋”一直走在风口浪尖上。而今,他与团队已经成为国际领先的云计算基础技术提供者,他们研发的关键产品广泛应用于国防、公共安全、金融电力等领域。
搭建“数据桥梁”让信息共享无障碍
20年前,当姚宏宇向同行们谈论云计算时,大多数人对此一无所知。当时他断言,将来20年内基于大规模分布式系统的cloud computing将彻底改变整个IT产业。姚宏宇用一个比喻来阐述,从分工细化到整合资源,每个环节都需要协调一致,就像浙江义乌的一家制衣厂一样,可以通过图纸迅速生产衣服,只要有组织者的指引。
一个全球互联的大数据时代正在加速形成,这本身就是一个庞大的分布式系统。姚宏宇看到了其中蕴含的大机遇,并说:“我们完全可以利用这次变革实现信息产业跨越式发展。”然而,当他发现国内缺乏自主品牌之时,便感到不服气。
2007年,以几位顶尖技术专家的支持,姚宏宇从美国返回北京中关村开始他的创业之旅。他瞄准的是当时几乎无人涉足的大型企业内部信息系统建设问题,即使是跨国公司提供的服务也有其局限性。一旦出现问题,要重新购买或更换,这种做法既耗费资源又影响自主可控和资金安全。
搭建“数据桥梁”,实现数据共享与互通,是他的目标之一。这意味着即便是在现有系统不动的情况下,也能确保数据流畅传递,不仅解决了业务协同不足的问题,还提高了数据准确性和实时性。此举为企业铺平了信息化规划和建设之路,使得每一次尝试都更加顺利。
救火英雄幕后的策略家
在另一个典型案例中,一家网络游戏公司因用户激增而面临后台瘫痪危机。在这个紧要关头,姚宏宇及团队介入,对游戏架构进行优化并重新设计支撑平台,使其能够承载千万级DAU(日活跃用户)的运营。
虽然朋友们常称他为幕后的英雄,但真正推动一切的是不断创新的心态——解决难题,为别人做不到的事情付出努力。“我们喜欢挑战困难,把难活累活做好。”尽管这种工作没有太多市场认可,但正如微软视窗操作系统或甲骨文数据库软件一样,一旦成功,就迎来了海量订单。
经过十余年的努力,现在友友天宇已成为中国自主创新代表之一,其产品体系完整,同时提出全新技术理念——"data-defined network"(DDN)。DDN被应用于华尔街股票交易、国际航空交通管制以及全球知名门户网站,它们经受过世界级专家的严格测试,为用户解决最核心最关键的问题。连院士倪光南也赞叹道:“站在新领域,我们才能引领潮流。”
打造核心技术需探索地图
在大数据时代重构传统IT体系,我国首次与发达国家并肩而立,对此 姚宏宇充满使命感:“抓住时代机会,让我们的东西能够引领潮流。”过去二十年的追求仍然坚定,如今他认为,“核心技术不是一下子就有的,它需要时间去磨砺。”
对于那些拿外部开源项目简单包装称作“自主”的行为,姚宏宇笑着表示,那只是表象,最终还是依赖外部力量。如果想要真正掌控核心,则必须脚踏实地。在一些场合里,他呼吁国家为打造这些核心提供试验田,与党政机关等重要机构合作,用国产自主可控核心技术打造信息系统,从而保障安全促进产业链形成,这是一个双赢方案。不过,无论如何,只要敢想敢拼敢赢,就是成功的一个步骤。(何星辉 张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