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国测绘与遥感领域,李德仁院士是那位闪耀着世界领军光芒的专家。2021年,他荣获“最美科技工作者”称号,这份殊荣如同锦上添花,映衬出他无尽的成就和对科研事业的深厚贡献。在谈及自己的责任时,李德仁提到了中国的人才培养,这是一个让人敬佩的心路历程。
从1957年考入大学开始学习测绘,一直到1978年政策恢复后开始读研,再到1981年硕士毕业后前往德国深造,他用一年时间完成了博士论文。这项工作不仅解决了误差可区分性这一世界测量学上的百年难题,而且展示了他的勤奋和聪颖。他在高分辨率对地观测系统、“北斗”卫星系统、以及众多领域先进测绘系统中的贡献,是不可忽视的。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李德仁首创从验后方差估计导出粗差定位的选权迭代法,被命名为“李德仁方法”。这些成就是他凭借天赋和勤奋创造出来的,但他始终将老师和学生放在心中位置重要的地方。两位导师——王之卓教授和阿克曼教授,对他的学术生涯有着不可磨灭的地位。
王之卓教授免试录取李德仁作为自己的研究生,并推荐他去德国深造。而在那里,阿克曼教授赏识并支持他的学习,让他快速完成博士论文回国工作。对于这两位导师,李德仁都有着难忘的记忆,他们教会了他如何做学问,也教会了他关于人才培养的一些宝贵见解。
除了尊重、支持、关爱学生外,从两位导师身上学会了一条至关重要的话语:“做学问要做到学科前沿去。”这个理念一直指导着他的科研道路。他鼓励学生自主创新,不断向前推进,把最难的问题交给他们来解决,让他们进行跨越式研究。
科学研究正是不断创新,不断传递,就像一块磁铁,将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81岁高龄下的李德仁已经培养出了超过200名博士研究生,“我有很多学生当上了教授、领导。” 李 德 仁骄傲地说,“就像一块磁铁,将我们紧紧团结在一起。”
仙桃教科研网,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一个故事,那是一个关于知识传承、科学探索以及永恒热情的一个故事。它讲述的是那些勇于闯荡前沿的人们,以及他们所经历的心路历程,以及他们留给我们的遗产。
标签: 教育部学历证书电子注册备案表 、 山东省教育厅 、 河南省普通高中招生教育平台 、 山东教育招生考试院 、 中国高等教育学生信息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