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烈钧在ak军事网上发表文章

李烈钧简介

李烈钧(1882年—1946年),字侠如,号侠黄,是中国近代军事家、政治人物。他的父亲李骏兴曾是太平天国的将领,而母亲杨氏则是一位知书史。从小,李烈钧就学习文艺和武术,并且喜欢书法和击剑。

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李烈钧被录取到江西武备学堂,他在那里成为吴介璋的得意门生,并于光绪三十年由学堂选送北京应试。在北京练兵处,他被选赴日本学习陆军,这段留学经历对他未来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日本期间,他与其他反对帝国主义侵略的人士建立了联系,并参与了“攘白团”。

光绪三十三年,李烈钧加入同盟会并返回中国。他在云南担任讲武堂教官兼兵备提调,不久后又出任陆军小学总办。在此期间,他暗中协助同盟会进行活动,并支持云南支部长李根源的工作。

1911年的秋天,当时正值辛亥革命时期,李烈钧奉命北上,但途径武汉时发现武昌起义已经爆发。他随即返回九江,在那里他接到了江西同志的电报,要求他回去领导起义。10月26日,李烈钧回到九江,与当地人共同策划起义,最终成功推翻清朝统治。

1912年3月19日,黎元洪任命李烈钧为江西省都督。这一年里,作为都督,大力改革军队、经济和教育系统,使得江西省成为一个相对稳定的省份。此外,他还主张独立并通电全国反对袁世凯的帝制计划。

然而,由于袁世凯派人暗杀宋教仁并签署大量借款,这些行动激怒了许多人士,其中包括湖南、广东和安徽等省份的都督们,他们一起发布了一系列通电,以抗议 袁世凯 的行为。而这些行动最终导致了讨袁运动的大规模爆发。1917年的春天,当孙中山组建第二次临时政府后,将其任命为总参谋长,此外,还有多次参与北伐战争及抗日战争中的重要角色,为国家贡献巨大力量直至逝世。

标签: